• 87阅读
  • 0回复

行程八十余万公里 观众六百多万人次 宁夏话剧团大篷车坚持十八年送戏下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5-18
第1版(要闻)
专栏:

行程八十余万公里 观众六百多万人次
  宁夏话剧团大篷车坚持十八年送戏下乡
  本报银川5月17日电 记者杜峻晓报道:一辆破旧的解放牌卡车,几十名朴实得与当地农民别无二致的演员,一台经过精心编排的话剧。自1984年开始,宁夏话剧团的大篷车演出队将精彩演出送到宁夏农村、山区,又送向北京、上海、山东、海南等20多个省、市。车,由1辆变成4辆;戏,逐渐自编自导。80余万公里路程从他们的车轮下滚过,600多万人次观众看过他们的话剧。
  宁夏话剧团有过在城市找不到市场和观众的苦恼与困惑。1984年初,团里彩排一台新戏,送出去1080张票,拉开大幕,台下只坐着两名观众。与此同时,农民要求看戏的呼声却很迫切。话剧团全体演职员达成共识:到农村去,到需要我们话剧的地方去!1984年底,该团将从北京引进的话剧《红白喜事》送到山区农村,受到农民热烈欢迎,从此坚定了他们送戏下乡的信心。他们又针对农村计划生育难的问题,七易其稿,写出了话剧《女村长》,农民们看戏后说:这部戏写得真好,该哭的地方让你哭,该笑的地方让你笑。至今,这部戏已演出700余场。
  2000年,宁夏话剧团根据固原地区国税局回族女干部、全国劳动模范丁晓莲扶危济困、捐资助学的事迹创作了话剧《梅家小院》。次年春天演出后,受到各界人士好评。他们将《梅家小院》作为农村“三个代表”教育的活教材,到宁夏南部山区6县100个乡、镇演出了100场。当地干部、群众激动不已,纷纷表示要向丁晓莲学习。
  2001年11月6日,宁夏话剧团迈出了到省外演出的第一步,在甘肃平凉市郊的土坝村,32名演职员顶着寒流,为3000余名税务干部、学生、农民演出《梅家小院》。谢幕后,人们久久不肯离去。此后,宁夏话剧团从陕西、四川、重庆、贵州,一路演到广东、海南,又北返演到北京,历时86天,行程近4万公里,演出47场,观众10余万人次。很多农民看着戏,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18年来,宁夏话剧团不仅坚持送戏上门,连看戏的时间、地点也由观众定。遇到好电视节目,观众要求看完电视再演,他们也满口答应。最晚的一场戏开演时已是晚上11时15分了。在演出地点上,他们适应多种条件,剧场、土台子、田间地头、村落,随时都可以搭台演戏。数九寒天,他们把太阳地背风处让给观众;炎炎夏日,他们在太阳地演,把阴凉或树荫留给观众。
  宁夏话剧团取得的成绩受到党和人民肯定,先后被授予“全国文化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宁夏回族自治区“文明单位”等称号。话剧团还先后获得“文华奖”、“五个一工程奖”等奖项。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