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2阅读
  • 0回复

旧瓶新酒味亦浓——序《新道德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5-18
第7版(大地·读书)
专栏:序跋选

旧瓶新酒味亦浓
——序《新道德经》
  于友先
  公元2001年10月,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公布于世。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项“基本建设”,也是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基础设施”。这新世纪第一个年头的大动作,不由得使人想起唐人岑参的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我们眼前的风光不正是这样的气象吗?
  我们伟大的祖国素以文明礼仪之邦称著于世。我们的民族在几千年的成长与奋斗历程中形成的传统美德,我们的人民在长期的革命与建设实践中锤炼的优良道德,这是我们手中握有的稀世珍宝,只要我们坚持弘扬,与时俱进,加之借鉴世界各国道德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先进文明成果,我们就能够建立起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这应该是我们新时期的新国风。
  《纲要》甫一发表,大象出版社便开始策划了。为了既入眼、又入耳并进而入脑入心地宣传普及《纲要》,他们从三字经到四字歌,从五言诗到七言诗,认真比较,反复推敲,最后选定了三字经的形式,他们请来了王怀让。
  王怀让是我在河南的一位老朋友。他是我国当代诗坛的一位重要诗人,他的以“三人”为代表的许多诗篇在全国产生过强烈的反响。王怀让的诗最初也是从民歌起家的,所以出版社的意见同他真可谓心仪默契,一拍即合。于是,诗人从学习《纲要》入手,《新道德经》的创作开始了。
  《新道德经》的取名源于《道德经》。《道德经》是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老子写于河南灵宝函谷关的一部名著。老子学说的核心是“道”——道法自然,书中论述了道、德、自然、有、无、玄、常、仁、义、礼等问题,建立了他的朴素辩证法。《道德经》总共不过五千言,但却以其论“道”之深、说“德”之精,穿透了中国思想文化几千年的发展历史。现在这部讲述公民道德建设的三字经借用《道德经》为书名,并且冠以“新”字,这样的旧瓶新酒,我想也是很有意味的。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同怀让曾经一起游历过函谷关。现在想来,他在当时恐怕就是身受其感,心为其动,如今终于派上了用场。河南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又是《道德经》的诞生之地,在这块土地上写出《新道德经》来,应该说是天经地义。《新道德经》共七篇,凡六十四段,一千零五十六句,三千一百六十八字。这当然是一本小书,但同样也是一部厚重之作,把我们的公民道德建设讲得头头是道,娓娓动听,面面俱到,淋漓尽致。文字深入浅出,看似平易却耐读耐看,形式活泼,易于记诵,是近年来我所见同类读物中很有特色的一种。所以,我很高兴把它推荐给广大读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