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阅读
  • 0回复

美特使再赴中东斡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1-06
第3版(国际·体育)
专栏:综述

  美特使再赴中东斡旋
  本报驻埃及记者 徐 平
  美国中东问题特使津尼又到中东来了。与津尼第一次中东之行相比,形势发生了一些变化。在阿拉伯方面,去年12月20日阿盟外长会议结束后,虽然阿拉伯国家对阿拉法特的开斋节讲话有不同看法,但是通过阿盟的一系列努力,大家基本上认可了巴民族权力机构的停火立场,甚至成功地让“哈马斯”和“杰哈德”原则上接受了阿拉法特的主张,即停止一切在以色列境内的暴力行动。阿拉伯和巴勒斯坦方面表示愿意给美国以时间,并期待美国会有进一步的后续行动。但如果美以不能很快将巴以冲突导入重开巴以和谈的轨道,阿拉伯方面就可能失望和失去耐心,巴激进组织的暴力行动就有可能死灰复燃。
  在以色列方面,尽管尚未直接对阿拉法特及其民族权力机构下手,但是将阿拉法特困在拉马拉,扬言其是最大的恐怖分子,并在打击“中东地区恐怖主义”的名义下直接对巴控区内的极端组织及其人员采取军事行动,都说明沙龙政府强硬的压服政策没有丝毫改变。显然,以色列希望一边通过逼迫阿拉法特对巴极端组织采取行动,一边通过以军的“反恐”行动来达到结束15个月的以巴暴力冲突的目的,然后由沙龙出面主持谈判,对巴勒斯坦“作出痛苦的让步”,完成以巴“两个国家共处”的目标。
  美国对于打击“中东地区恐怖主义”的态度显然与阿富汗战场不同。为了争取国际舆论以及阿拉伯国家对它下一步反恐行动的支持或谅解,它只允许以对巴极端组织采取有限的军事打击行动。同时美国对阿拉法特及其民族权力机构一直不断加大压力,逼他们尽力对付国内的极端势力。它既让以色列打击巴勒斯坦的极端势力;又保证会给巴勒斯坦“一个国家”,企图通过软硬两手来解决巴以问题。
  人们注意到,最近几周来美国对巴勒斯坦方面施加的压力远远大于对以色列的压力。美国中东政策中明显偏袒以色列的立场是阿拉伯方面不能接受的,也不可能令阿拉伯世界心服口服。美国应该明白,目前巴以出现的暴力活动大幅减少,不是打击“中东恐怖主义”的结果,而是阿拉伯方面争取和平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一种努力,是政策或策略的调整,是用政治手段争取民族自决的一种选择。巴以局势实际上并没有丝毫缓和,表面的平静只是说明怒火被暂时压制而已。
  很显然,巴以现在一起打击巴控区内的极端势力,只能视作解决巴以暴力冲突的第一步,阿拉伯世界显然在期待美国的下一步动作。如果美国不能发挥其对以色列的制约作用,不能说服甚至压服以色列,尽快执行“特尼特停火计划”和“米切尔报告”,重新启动巴以和谈,那么就难免会有人重新在以色列腹地再搞自杀性暴力活动。这是完全可以意料的。毕竟阿拉伯方面持有这样一种观点:即阿拉伯反对以色列占领的斗争不能算作恐怖行动;消除中东地区恐怖活动的唯一途径是彻底解决阿以问题,特别是巴以问题。
  津尼就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回到中东来的。尽管他希望双方马上执行“特尼特停火计划”,但是他此行到底能有多大成果就难说了,因为这将取决于美以的后续行动。据称,目前以虽然承认阿拉法特在打击巴极端势力方面有成绩,并开始解除对巴勒斯坦的封锁,但是沙龙政府还远未感到满意。另外,沙龙仍然坚持在执行“米切尔报告”之前必须有一周的“绝对平静期”,以体现巴勒斯坦人要求和谈的诚意。在此之前,以色列仍然只谈停火不谈其他。埃及《金字塔报》董事长兼总编辑伊卜拉欣·纳菲阿不久前在《美国特使返回中东地区是必要的,但是……》的评论文章中写道:“我们完全明白,沙龙政府对解决(巴以问题)的过程没有任何兴趣。他把地区局势的平静以及巴勒斯坦停止反抗行动视为达到了自己的目的,而不是将它看作巴以通往和平的途径。”看来,对津尼此次中东之行能否完成使命,人们仍难以做出乐观预测。
  (本报开罗 1月4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