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3阅读
  • 0回复

在兰州,乘客可以和出租车司机讨价还价。对此,乘客、司机拥护;运输管理部门反对——出租车为何自降起步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5-20
第9版(经济周刊)
专栏:

  在兰州,乘客可以和出租车司机讨价还价。对此,乘客、司机拥护;运输管理部门反对——
出租车为何自降起步价
本报记者 王方杰
  打的可以讨价还价
  在兰州,如果是外地人,或者偶尔乘坐出租车的本地人,都是按价格表付费:桑塔纳、夏利出租车的起步价7元,面的起步价为5元。如果是本地人,就有讲究了。他拦截夏利、桑塔纳出租车时,就把五指伸开,意思是要求“起步价5元”。如果出租车司机停车,就意味着同意这个价格。否则,出租车就会开过去。
  出租车两个价,有人认为:价格混乱,对于不知行情的乘客而言,不公平。但也有人认为:司机愿意降价,乘客坐车又少花了钱,这是双方都高兴的事。
  “绿桑”入市,出租车连锁降价
  兰州出租车出现两种价格,是因为绿色桑塔纳轿车入市引发的。
  起初,兰州的出租车起步价只有两个档次:5元和7元。排气量在1.0以下的面的,起步价5元;排气量在1.0-2.0之间的为7元。因为夏利、富康、桑塔纳车的排气量有1.2、1.6、1.8等多个档次,购置一辆不同品牌的出租车的费用也相去甚远。比如,购置一辆夏利出租车为9万元,桑塔纳为16万元。
  让这些车辆放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显然是不合理的。但因为直到2001年8月之前,桑塔纳出租车的数量有限,从总体上构不成对夏利车的威胁,所以大家还相安无事。
  2001年8月,800辆崭新的桑塔纳出租车,清一色地披上“绿装”入市。因为颜色鲜亮、整齐划一,起步价又与其它出租车一样,“绿桑”在五颜六色的轿车中十分抢眼,一下成了市场骄子。对以夏利为主的低档出租车构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生存和竞争,夏利开始降价,在挡风玻璃上打出了“5元”的招牌。起初,“绿桑”态度非常坚决,怎么也不肯降价。但当每日的营运收入从500多元降到300多元之后,“绿桑”也抗不住了,也开始有选择地降价拉客。
  降价行为屡禁不止
  对于出租车的自行降价行为,兰州市公路运输管理部门一直采取制止态度:抓住一次罚款200元。但出租车司机在检查时把降价牌子拿掉,到了晚上和周末、节假日,照挂不误。今年3月,兰州市运输管理部门决定加大处罚力度,规定:擅自抬价、压价的,处以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罚款,甚至扣留营运证。在政府部门的强力干预下,降价的牌子一日之间从出租车上消失了。但降价行为并没终止,“五指分开打的法”开始悄然流行。降价仍是出租车司机和乘客心照不宣的选择。
  “你到哪儿买东西,都是一分价钱一分货。桑塔纳和夏利不是一种车型,你非让它们一个价儿,这公平吗?”一位夏利出租车司机认为,政府部门在价格出台前没做充分的论证和调查,出台的价格不合理,这是夏利、面的不得不降价的根本因素。
  甘肃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周述实教授认为:政府要学会以市场手段管理市场。定价只有符合市场规律,才会被市场认可,政府才有权威。否则,市场机制就可能被政府行为扭曲。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