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阅读
  • 0回复

三年前,淮安市楚州区只准卖地产烟、地产酒。三年后呢? 瓶换新 酒依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5-20
第9版(经济周刊)
专栏:

  三年前,淮安市楚州区只准卖地产烟、地产酒。三年后呢?
瓶换新 酒依旧
本报记者 顾兆农
  5月13日,记者再次来到江苏省淮安市对这里的烟酒市场进行调查采访。
  1999年7月12日,记者曾以《淮安市设立计划烟办公室推销地产烟,禁卖外地烟——欲秀‘一品梅’岂能筑‘篱笆’》为题,在《经济周刊》上报道了该地的地方保护主义。
  一别3年,这里的情形如何?
  车子快到淮安市楚州区糖烟酒公司时,记者脑海中回忆起了这样一幕:当年就是在这里的二楼,一间办公室的墙上贴着4
  张“99地产烟责任区划进度表”,上面明确地记录着每个单位全年应该完成采购地产烟的计划数:公安系统600条,交通系统2000条,工商系统3000条……这里是原淮安市政府的计划烟分配办公室。
  又来到这间办公室。提及当年的事,办公室的一位女同志说:“早就不弄了!烟办已经撤消了。”
  记者在烟市上发现:品种确实比当年丰富了。但是,地产品牌的产品,依然占绝对优势。一个商贩对记者说,国家烟草实行专卖,这个规定我们知道。可“专卖”不应该是只卖地方产品吧?你想,就那么几个品种的产品给我们,不进外地产品,还能卖什么?
  记者又来到酒市。无论是白酒,或是啤酒,品种都比先前丰富了。
  那个名不见经传的“澳特”啤酒,威风涟水县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在楚洲,没再听说须在所售白酒的瓶盖上,一一贴上“淮安酒管——监制”的防伪标志,更没听到每瓶要收0.50元的“贴瓶费”的事情。
  但是,在涟水,记者走访了若干个超市和烟酒批发市场,一致的反映是:“县酒类管理办公室”抓得依然很紧。抓什么?他们说,主要管外地产的啤酒。如果不是经过“酒管办”批准销售的外地品牌的啤酒,“酒管办”常常要找麻烦。什么麻烦?罚款或者没收,最后弄得你没法卖,也不敢卖,不想卖为止。
  “酒管办”原先属商业局,现在,商业局已经撤消,“酒管办”已经在其改成的公司名下。令人感到奇怪的是,这个一间屋子放了13张办公桌的“酒管办”,墙上的“监督台”挂着工作人员的照片,每人都穿着制服,还公布了每个人的职务,其中,有执法中队长和副中队长等。是谁赋予这些人执法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