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4阅读
  • 0回复

培养新战场上的“将军”——科普列车在河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5-21
第6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培养新战场上的“将军”
——科普列车在河南
本报记者 杨雪梅
  陈元兵是河南省新县八里畈镇一个普通的茶农,家里5口人有10亩茶园,每年的收入却有10万元,因为他们采用的是特殊的工序,生产的茶是一种高档茶——龙眼玉叶,1公斤有时可以卖到1000元,而一些茶农生产的中低档茶却因供大于求而滞销,不得不贱卖。
  在这次“科普列车老区行”中,有5位特殊的致富专家,一路受到老区人民特殊的欢迎。他们也曾经是一贫如洗的农民,也曾对着有限的几亩田怨天尤人,但与一般的农民不同的是,他们较早地进行了头脑的革命,意识到仅靠脖子以下的肢体去劳动只能创造有限的价值,而依靠脖子以上的部分去劳动则能创造无穷的价值。
  张东明,河北省广平县的普通农民,从1982年开始,经过20年的努力,将当初的3亩试验田和两间破草房发展成了面积1000亩的科普示范基地,他所生产的富硒鲜枣,以1公斤80元的价格畅销市场,长年供不应求。他不但自己致富,还组建了富硒果品研究会,发展了近700名会员共同富裕。他以自己的亲身经验向老区人民说明了依靠科技转变观念的重要。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也许没有比这5位致富专家的谈话更能激起渴望脱贫的老区人民的希望。况且还有无数不远万里专门送经的专家们。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每一个会场都是人山人海的场面,每一位专家都被人们热情地包围着。
  这次“科普列车”专家志愿服务团副团长、河北省农科院副院长王海波对记者说,随着形势的变化,目前农民要脱胎换骨改变现状,仅仅依靠单纯的技术已经远远不够。互动的、综合性的传播方式、能够将技术与市场相结合的项目才是他们真正需要的。对于一个县来讲,与其盲目跟风,不如选择能够打造出独特优势的、有多种附加值的产业项目,这样才能发挥潜力,这也是科普列车的专家在讲座与座谈中反复宣传的观念。
  5位致富专家在和新县的农民进行对话时,也强调他们传播的仅仅是一种有共性的规律,而不是让老区的人亦步亦趋,简单地学习模仿,也去发展食用菌或者养殖狐狸,因为他们所走的路、所选择的项目、所面对的市场已经饱和,老区的农民需要自己去面对市场,自己去寻求优势。茶叶是新县的传统优势产业,也是当地农民的致富之路,但在世界茶业整体供大于求的形势下,如果不调整产品的结构,不积极面对市场的变化,就会被淘汰。正如中国的绿茶,虽然占了世界绿茶产量的九成,但产品的结构与质量依旧需要不断提高。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达,这是千古不变的真理。“科普列车老区行”的专家愿意通过自己的知识与智慧帮助这一著名的将军县早日成为市场经济这一新战场上的英雄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