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买手机也能贷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5-21
第7版(国际周刊)
专栏:

买手机也能贷款
本报驻意大利记者 史克栋
  近些年来,意大利的消费贷款市场比较火爆,各个银行和金融机构争相推出新的产品,不断提高服务质量,除传统的住房贷款外,消费贷款领域不断拓宽,今天人们甚至买部手机都采取贷款消费方式。
  为更好地了解意大利的消费贷款市场行情,记者日前走访了意大利国民劳动银行。这家银行成立于1913年,1992年正式成为一家股份制银行,1998年实行私有化,全部普通股份均为私人投资者拥有,现在是意大利第五大银行,全球100家最大的银行之一。
  该银行贷款部经理特尔齐告诉记者,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之前,意大利经营消费贷款的银行只有5—6家,自80年代中期之后,消费贷款业务不断扩大,至今意大利市场上本国与外国的所有金融机构均可经营消费贷款业务,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因此,银行正在调整消费贷款措施,以适应市场变化的需要。
  贷款不再需抵押
  意大利是个文明古国,上世纪80年代以前,国民的消费观念比较传统,大部分人都是量入为出,基本上不借债消费,债务对于居民仍然是一种负担。因此,意大利早期的消费贷款主要用于购买价值较高的住房和汽车。但随着社会的变化,国际交流的增加,特别是受到美国超前消费的影响,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根本变化,不再像以前那样等攒够钱才去购买大件,转而开始向银行申请消费贷款,先把大件扛回家,再慢慢还银行的贷款。就连价格不算贵的手机,年轻人也选择消费贷款方式。他们觉得,能分期负担费用,又何必一次性拿出?
  针对人们观念的变化,银行在经营消费贷款方式方法上也在不断翻新,尽量简化手续,为用户提供方便。当初申请消费贷款需要有一定的抵押品,如债券等。如今贷款已经相当普遍,银行不再要求抵押,只要贷款者的收入具备偿还能力就可以。
  超市也可办贷款
  十几年前,意大利只有少数几家银行经营消费贷款业务,且这些银行几乎均为公共性质的银行,竞争意识淡薄,银行职员坐等用户上门。自从消费贷款兴起后,消费市场需求呈直线上升趋势,原来的“守株待兔”再也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为了方便用户,消费贷款的服务已从银行转移到了销售点上。现在人们在大型超市及专营商店便可办理分期付款,手续十分简便。
  国民劳动银行最近还推出了一种新的消费贷款卡,起价为2500欧元,可以循环使用。用户一旦拥有这种卡,就相当于在银行开了一个消费信贷户头,只要按照有关规定消费并按时还款,就可反复使用,免除了每次都要提供相关证件及双方签订合同的麻烦。
  管理更加规范
  目前,意大利金融市场上的消费贷款大体上分为两种,一种为固定利息贷款,另一种为浮动利息贷款。由于用户需求不同,贷款年限不同,有时用固定利息贷款有利,有时则用浮动利息贷款划算。一般情况下,银行官员会为用户提供咨询服务,根据用户的条件提出参考意见。从住房贷款情况看,银行提供的贷款不超过房价总额的80%,期限在5至30年不等,但5年期与30年期用得较少,前者还款期太短,额度太高,而后者时间太长,大部分人30年后可能已经退休,因而用的最多的是15至25年期贷款。目前市场上,15年期购房贷款固定利息为6.5%,而浮动利息则为4%+1.5%,即5.5%。
  申请贷款时,用户需要向银行提供本人3年来的收入申报单,以证明自己的收入情况。银行还会了解申请人的年龄、工资、工作、家庭等情况。银行还要根据所报房价的多少决定是否派技术员进行技术鉴定,一般的标准是2.5
  亿里拉(约12.9万多欧元),房价超过这一数额,银行派技术人员进行鉴定,低于此数额则不派人。
  信息技术的应用也是这些年促使消费贷款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现在各个消费点与银行都有网上联络,只要将申请贷款人的有关情况,如年龄、性别、工资收入、以前的借贷信誉、借款期限等输入电脑,银行的资料中心会根据相关资料信息,对客户做出判断,几秒钟之内就能决定是否接受客户的贷款申请。
  2001年,意大利各银行共签订住房贷款合同75万份,总金额达325亿欧元。国民劳动银行2001年签订住房贷款合同3万份,总金额约16亿欧元。同年意大利各银行共发放消费贷款340亿欧元,其中国民劳动银行为8亿欧元,在意大利各个银行中名列第二。现在,意大利消费贷款市场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平均每年以20%的速度上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