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阅读
  • 0回复

一划定乾坤——我国全面勘界工作综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5-22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

一划定乾坤
——我国全面勘界工作综述
闵克新
  由国务院领导的全面勘定省、县两级行政区域界线工作,经过全国各级民政部门8年的艰辛努力,已经大功告成。
  全面勘界,第一次由国务院组织全面勘定省、县两级行政区域界线工作;第一次由界线双方人民政府签订了联合勘定的行政区域界线协议书并由国务院、省两级政府批复;第一次实地竖立了署名国务院的省、县两级标准界桩;第一次形成了一整套省、县两级行政区域界线勘界成果档案。
  全面勘界,改写了历史:结束了我国行政区域界线被动、无序、粗放的管理方式。全面勘界,开创了历史:我国行政区域界线管理开始进入法制、科学、规范化管理轨道。
  从此,共和国的土地上关于行政区域界线的纷争有法可依。许多过去因存在边界争议而无法有效利用的自然资源,得到合理、有效的开发。位于福建厦门市的思明—开元线上的“黄厝—前埔”地段,原来是垃圾场和荒芜地,过去由于存在边界争议,谁也不敢在此投资。这段界线勘定后,仅仅半年时间,一个与金门岛隔海相望的新兴休闲、旅游胜地代之而起。
  大量边界争议问题得到解决,把当地政府和群众从饱受边界争议的痛苦中解放出来。1999年10月,新疆、青海两省区群众在边界地带发生资源纠纷,两省区政府根据勘定的行政区域界线,准确判定争议地点,妥善解决了这一争议,避免了一场可能引发的械斗。深受争议之害的广西南丹县六寨镇村民与贵州独山县马尾镇在旷日持久的历史争议解决后,写下了发自肺腑的对联:“百年争斗,一朝化解,功德无量;千山逶迤,两地平安,人民有缘”。
  勘界的完成,推进了依法行政,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一方面,勘定行政区域界线,对行政区域界线实行法制化管理,本身就是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一个组成部分。另一方面,为其他有关法律的有效实施提供了必要的基础和条件。全面勘界,明确了边界地带行政管辖权,同时也明确了各级政府的责任,将对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依法行政,开展文教卫生、工商税收、治安联防等各项工作,发挥越来越重要的积极作用。
  对勘界工作,上上下下非常关心。
  江泽民总书记亲自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作出了解决边界问题的决定。
  李鹏委员长为勘界工作题词:“搞好勘界,利国利民”。
  为加快勘界工作进度,朱镕基总理作了长篇重要批示。
  国务院勘界领导小组组长李贵鲜、国务委员司马义·艾买提更是时时刻刻关注着勘界工作的进展。民政部作为全国勘界业务主管部门,坚定地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勘界工作的方针政策,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既是决策者,又是实施者,每当勘界的关键时刻,参与协调、研究,解决了一批历史遗留的老大难边界问题。
  从1994年第十次全国民政会上接受勘界任务至2002年8年内,我国勘界工作全面展开并圆满完成,省、县两级行政区域界线全部勘定,实现了行政区域界线管理方式的第一次变革。
  截至2001年底,全国68条、长约6.3万公里的省级界线,6400余条、长约4.6万公里的县界,除省界上的极个别地段外全部完成了界线划定、埋桩勘测、资料汇总、签字报批工作。勘界收尾工作取得决定性胜利,大功告成。
  至此,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含各市县)之间共签署协议书约6500份,文字累计约1.3亿字,标绘出与协议书相配套的1∶50000边界地形图约2.3万幅,已在省、市、县上埋设署名国务院的界碑约3万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