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捧出一轮金色的太阳——金阳新区建设融资透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5-22
第5版(专页)
专栏:

  建一个新区,通常或是政府投资兴建基础设施,吸引人气;或是出售土地,引人开发。而贵阳市正在建设的17平方公里的新城区,政府既无财政投入,又尚未出售土地,却引来一批国内知名建筑企业争相参与建设。短短4个多月,就完成18亿元的工程量。是什么原因使这片西南腹地成为当今少见的投资热土?且看他们是怎样——
捧出一轮金色的太阳——金阳新区建设融资透视
  西南腹地的中心城市,大西南最便捷的出海通道,南贵昆经济区承南启北的重要一环,历史的机遇加之政府的使命感,使这里成为令人瞩目的热土。贵阳,由此圆了40年的梦想。
  出贵阳市区10余公里,北郊的一片浅丘山峦间,正展现着贵阳历史上最宏大的建设场面。1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汇集着中铁二局、中铁大桥局、中国水电九局、成都铁路集团等8家大型建筑企业的施工队伍。载重车川流不息,数百台推土机、挖掘机昼夜施工,机声轰鸣,蔚为壮观。三横三纵9条60米宽、总长近40公里的城市干道的路基已现雏形,10万平方米的行政中心的施工场地已经平整,开工在即……
  这就是贵阳市正在建设的金阳新区。
  壮观的施工场面和建设速度令人惊叹,仿佛20年前开发深圳的建设场面又在这里重现。今年年底,新区主干道就将通车,首期3万户的居民小区、高新区科技大楼、公交车场、农民新村等大批工程年内将全面开工。两年后,市级行政中心将全部迁至新区,第一批居民将入住金阳。所有项目都立下了军令状,一座新城指日可待。贵阳是全国人口密度最高的省会城市,46平方公里的市区局限在山间盆地,每平方公里超过2.5万人。早在上世纪60年代初期,贵阳市就提出在市区北郊的金华、阳关一带建设新区的设想。这一想,就想了40年。
  贵阳市的经济实力已跻身全国50强城市之列,其经济总量约占贵州全省的40%。面对西部大开发,贵阳市提出的是实施城市化带动战略,尽快增强及扩散其城市功能。
  2000年,国务院批准了贵阳市新的城市总体规划,金阳新区首期将实施建设面积17平方公里,人口容量18万人,远期规划面积100平方公里,人口50万。
  去年全国“两会”期间,国务院首次提出建立南贵昆经济区,即以南宁、贵阳、昆明为中心城市,建立南下出海通道,带动周边地区发展。
  她可以舞出最美的姿态,也可能因为还站不住就跳跃而匍匐在地。一切都在旋律是否和谐。随着那根神奇的市场魔杖,她稳稳地站住,慢慢舒展开强健而优美的身姿。
  对政府而言,建设新区就是建设基础设施,就是资金投入。
  贵阳没有浦东、深圳那种地理和政策的特殊吸引力,缺少资金的聚集效应。金阳新区基础设施建设,至少需要数十亿资金,钱从何来?
  市财政一年能拿出的市政建设资金不过几亿元,没有大规模开发新区的财力。和大多数城市一样,他们的目光自然落在政府最大的存量资本——土地上。
  靠土地置换基础设施,是许多城市简便而有效的经验。然而,也有许多令人遗憾的例子。曾几何时,一些地方靠贱卖土地,靠种种出奇的“优惠”政策匆匆上马的新区、开发区,留下过多少“开而不发”的尴尬局面。
  新区建设,首先要克服这种急于求成的浮躁心理。
  从一开始,金阳新区就确定了要走市场开发的路子,要在市场中寻求立足点和发展的渠道。
  市里专门为此成立了金阳新区开发有限公司,新区的所有建设项目和土地批租,均由该公司进行市场化运作。
  先期进入金阳的成都铁路工程集团三公司董事长曾伯川说:“是诱人的前景和金阳公司巧妙的运作,对我们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
  这里的前景的确诱人——这里将建成园林式生态型可持续发展的新城区,有45%以上的绿化面积,有全省最现代的中学、医院、体育馆和歌剧院,有大学城和高科技工业园,有4条高等级公路和便捷的轻轨与老市区连接,是名副其实的“数字金阳”……
  完美的、极具人性化的规划,奠定了这片土地价值与日俱增的基础。
  成铁集团三公司与金阳公司达成的协议是用工程量置换土地。这是一个双方都更多地着眼于将来的协议。曾伯川坦言,在近3年贵州大规模的铁路建设中,他们有了一些积累,并且正在为企业今后的发展寻找新的投资方向。金阳提议的合作方式以及对新区前景的预测,使他们最终把目标定在这里。他们竞标得到4个多亿的工程,3个月就完成了1.2
  亿元的工程量。这家原先在四川的公司已决定把公司的办公楼和2000多名职工的生活区建在金阳。眼看三公司捷足先登,成铁集团一、二公司,建筑公司,实业公司也紧随其后开进金阳。
  一家又一家知名建筑企业开始在金阳抢占滩头。
  建设的高速度,聚积了人气;众多单位入迁,土地迅速升值;增值的土地,吸引施工企业变成了投资者——金阳就这样滚动起来。
  这些企业没有料到,他们由此进入了一片新天地。金阳新区潜在的、可以预期的巨大利益和一系列鼓励性政策,为他们搭建了一个新舞台。他们从单纯的工程施工者,竞相成为新区的投资者、开发者。
  除已承接的建设项目外,成铁集团还决定投资2亿元,修建行政接待中心、会议中心、大型超市等经营性工程,为新区提供商业化服务。水电九局除了到手的1.3亿元的工程外,也决定投资2个亿,与金阳公司合股成立房开公司,今年6月就将开工建设第一个住宅小区,首期达3万户。
  曾伯川说:“为了这些项目,我们已添置了3800多万元的大型设备,还专门进了一台公路摊铺机。几家兄弟公司近百万元一台的进口载重车,一买就是10台。”水电九局则投资2000多万元建了个混凝土公司。“若没有10年以上的市场,哪会在这投一大笔固定资产。”该局副局长王力说。他十分满意与金阳公司建立的这种合作关系:“建筑行业从来是靠劳力赚钱,说得好听是资产经营。在这个新舞台上,我们开始资本经营,也就是钱赚钱。一字之差,大不一样!”
  进场的8个公司和金阳公司达成的是多种合作协议,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各公司都已经成为新区的开发者。除了分别与金阳公司建立的合作关系,8家公司还和金阳公司共同出资2亿元,组建了一个股份公司。该公司目前正在积极运作,创造条件争取上市。组建以公司为载体,以社区为内容的上市公司,是他们的又一个大胆创举。
  参加过当年开发深圳的中铁二局一公司的项目经理胡关江说:“这里比当年建设深圳的速度快多了!”每个公司都投入了大量的新设备,因为金阳已是他们共同的利益所在,速度越快,就越能保证土地在短时间内高速增值。
  17平方公里,一天一个样。
  目前,已有数十个省、市机关、企业与金阳签订了迁入协议。
  金阳,为企业开拓了市场,为银行资金提供了新出路,而政府则实现了蓝图。专家说,金阳为西部大开发提供了一种值得借鉴的模式。
  金阳公司总经理罗忠华回忆刚到公司上任时,只有市政府划拨的老市区内可向银行抵押6000万元贷款的两块土地。“但是,当时哪家银行都怕贷款给我。”他说。理由很简单:用6000万元去开发17平方公里,岂不是泥牛入海!
  哪怕有政府的承诺,当时的金阳也无法博得银行的青睐。
  眼下金阳的建设速度,使银行十分看好这块充满生机的地方。近日,已有数家银行表示同意给予金阳公司总共70亿元的贷款授信额度。建行贵州省分行意向性承诺20亿元贷款支持金阳,行长龚蜀雄甚至把此举看作是对贵州经济的直接拉动。同时,作为商业银行,他坚信能获得可观的资金回报。
  金阳公司以非凡的实绩奠定了自己的信誉,并已牢牢掌握着新区建设的主动权。
  主持新区建设的贵阳市副市长陈石在总结其融资经验时说,道理很简单,我们用存量资本吸引增量资本。关键是我们先要把这个存量(土地)“做”成可以预期、能够增值的资本。做到了,就会事半功倍。
  一句话,概括了贵阳市政府的创新与务实,远见与精到。
  金阳新区的土地热度与日俱增,可到现在,金阳还没有拍卖一块土地。他们要再坚持一下,把基础设施做到一定程度,再在适当时机逐步推出土地。“适当”,反映的是他们对市场的胸有成竹。
  金阳,走的是自我开发、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路子。经营从一开始就存在,它不仅没有依靠政府的财政投入,相反,今年它就能向市政府提供6000万元以上的建筑业税收。
  在这里,企业开拓了市场,银行资金有了新的出路,政府则实现了蓝图,形成了皆大欢喜的“三赢”局面。应该说,是政府盘活了一盘棋。
  西部山区的贵阳产生如此强烈的聚集效应,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面对西部大开发,西部省区普遍存在着对资金的渴求,在不久前召开的“金阳论坛”上有专家指出,金阳新区的建设为西部大开发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附图片)
  1、压题照片:金阳新区优美的自然环境。
2、金阳新区火热的施工场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