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农户 大棚 课堂 村干部新的“三点一线”——对大连市部分乡镇、村级“三个代表”学教活动的调查与思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5-23
第10版(党的建设周刊)
专栏:

农户 大棚 课堂
 村干部新的“三点一线”
  ——对大连市部分乡镇、村级“三个代表”学教活动的调查与思考
潘卫科
  帮助农民调整产业结构也好,为农民送科技下乡也罢,这些事情归结到一点都是乡村干部在替农民们付出辛苦和汗水。而当干部们忙活完“别人”的事情,从贫困群众的家里、从农民大棚中走出来的时候,他们又不得不反过来思考着一个“个人问题”:作为一名村干部能不能当好“三个代表”和怎样当好“三个代表”。
  形势的发展变化在悄悄告诉他们:农业生产光靠观天象已经落伍了,凭经验办事难免要走弯路。要适应新形势,个人充电不是小事一桩了。
  这次村级“三个代表”学教活动开始后,各地区各单位都把集中学习培训列为“学教”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然而无论以哪种方式学习,也不论学习多长时间,这种学习方式对于村干部而言仅仅是“师傅领进门”,真正的学习充电还靠村干部自己,学习的路也相当的漫长。
  庄河市一位乡领导告诉记者,“学教”活动开展以来,他们那里已有一半的村干部买了电脑。村干部们说,大棚管理都微机化了,我们再不懂电脑哪行?记者还听到这么一件事:有一村支书到市里去办事,偶然听说法院正在判一个案子,于是,他悄悄溜进法庭旁听起来。他说,我不是好奇,而是想通过看法官判案子,学一点安全知识。旅顺口区有一个远近闻名的农业科技“长城博士工作站”,这里原本是一个推广农业科技的实验基地,如今,却“变”成了村干部学习充电的课堂,区里定期邀请沈阳农大的专家教授为村干部和农民技术员上课。除了学习农业专业知识外,区里还以“知识共建”为载体,把全区镇街、村组驻地单位的知识资源统一纳入到全区的总体规划之中,通过村校共建、军民共建、镇街共建等形式,帮助村干部多学一点学得全一点……
  二十里堡镇刘半沟村村委会主任王善智原是私营企业主,只读过小学。当村主任后,他想,自己虽然没读几天书,但搞经济不是也挣大钱了吗?在“三个代表”学教中,特别是在帮助农民研究发展经济思路过程中,他感到知识水平明显不足。于是他从补习基础文化开始,一边学文化,一边学习现代农业科技知识和领导管理科学。他说,当村干部,不光要为群众当搂钱的耙子,还要学会用知识挣钱,让知识变钱。
  村干部学风的转变,激发了农民们的学习热情。建图书馆,订阅科技书报,办村民讲坛已蔚成风气。丰荣街道办事处与各村及党员中心户全部建立了计算机网络,古城社区分别在社区、居民小区、村民小组建立了农民夜校、农民学习活动室和居民学习中心户,形成了较完备的学习网络。
  谈起村干部的变化,不少农民说,过去村干部“下了麻将桌进酒店,出了酒楼钻被窝”,现在却是“访完农户进大棚,出了大棚上学堂”。虽然都是“三点一线”,但发生了质的变化。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