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0阅读
  • 0回复

促进企业发展是企业党建的中心——北汽福田党委工作创新实践记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5-24
第1版(要闻)
专栏:

促进企业发展是企业党建的中心
——北汽福田党委工作创新实践记事
本报记者 赵兴林
  我国加入WTO后的第一个春天,北汽福田汽车销售一路高歌,3月份销量比去年同期增长33.5%。公司所属沙河、怀柔两个事业部,一季度生产线排得满满的。所属山东诸城汽车厂3月份销售汽车比上年同期增长64.9%。投产不久的福田长沙汽车厂月销售量突破2000辆,创造了湖南省单个汽车厂家月销量的最高纪录。资料显示,公司成立5年来,总资产额扩张了近40倍,去年销售收入达42亿元,实现利润3.2亿元,产销量占北京市汽车工业生产总量的70%以上。
  北汽福田的崛起,令全国同行刮目相看。公司党委开创“改革促发展、发展保障稳定、稳定推动改革”的良性循环之路,为新时期企业党建工作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企业党建要与时俱进
  福田公司是1996年8月由北京、山东等地100家法人单位共同发起组建的跨地区、跨所有制、跨行业的大型企业。回顾走过的路,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王金玉深有感触地说:“新时期党的工作中心,对企业来说就是要推动生产力发展,把企业做大做强。”
  “发展是硬道理。”公司党委工作渗透到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及职工利益密切相关的诸多方面,诸如食堂管理、安全保卫、买房分房、对外公关等等。这些事,按以往的观念来看,是“种别人的田”,如今却变成了党委分内的工作。他们认为,抓好这些直接服务于企业生产经营、服务于员工的工作,就是保证和促进企业的发展,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群众工作与企业经营管理最好的融和。2000年下半年,福田公司总部从山东迁到北京,500多名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拖家带口大迁移。来京人员的户口进京、家属就业、子女入托就学、搬迁住房等,这些以往由行政部门做的事,这回是由党委各部门直接承担,负责到底。
  把市场机制引入企业的人力资源配置和干部管理之中,是福田公司党委工作的一件大事。福田公司对人才“以才论价,以岗定薪”,让智力和技术要素参与分配。在福田公司,贡献大的员工工资额是公司员工平均工资的2至10倍,最高可与总经理工资水平相同。一批才能出众者脱颖而出。现任福田公司副总经理李锋,1996年8月应聘福田公司任副总工程师、技术研究院院长,主持开发了风景海狮、阳光轿车及BJ4JB1发动机系列产品,提高了汽车质量和档次,还使福田技术研究院成为北京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现任福田公司党委常委、总经理助理余金华,1997年应聘到福田公司,在任诸城汽车厂副厂长期间,推行标准化生产方式,使劳动生产率提高30%以上。他还推行企业内部的流程再造,建立绩效考评,使该厂的技术开发能力达到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企业经济效益明显上升,去年实现利润5899万元,比上年增长60.9%。
  人才是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的支柱
  公司党委副书记黄鹤龄对记者说:“党管干部不仅是一种权力,更是一种责任。党管干部的原则不是把人管死,而是把人管活。”5年来,福田公司共选聘1700多人,其中6人担任公司领导。陆续选聘的人才构成了福田公司管理和技术进步的支柱。1999年以来,公司先后开发时代轻型卡车、风景客车、阳光轿卡和重型卡车等产品系列,品种由1997年的30个增加到现在的300个。福田农用机械产品从一个系列发展到5个系列,其中由计算机辅助设计出来的产品,很快进入市场并位居全国第二。
  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王金玉带头学习工商管理、财务金融、企业文化等多方面的知识,在企业管理等领域提出了许多有新意的见解。同时,公司党委要求党群干部必须懂经济,并集中进行了IBM证书的系统专修。在资产重组中加盟的原北京拖拉机公司部分员工,对福田公司的满负荷工作一时难以适应,当年3月,1000余名员工只生产200台车,还要加班加点。通过开展“一岗多能”技术培训和“我们的工资是谁发”的讨论,员工们普遍树立起企业效益决定员工工资的新观念,学知识、学技术蔚成风气。同年11月,同样设备、同样条件、同一批人,却生产了1300台车,而且没有加班加点。
  树立“百家法人打造福田”的整体意识
  公司党委着力以企业核心价值观统一企业行为。在厂区,“学习福田文化,做合格福田人”、“市场在我心中,质量在我手中”等标语非常醒目。公司党委正在全公司开展“造福亿万百姓”思想教育,让员工懂得为谁造车、造什么样的车的企业价值观,引导员工树立“产量是钱,质量是命”的品牌意识。在福田公司,“百家法人打造福田”的整体意识已经逐步确立。
  福田员工有一个共识:一条生产线就是一个市场链。如果上道工序给下道工序制造了“事故”,下道工序可以拒绝接受上道工序的产品。公司党委下气力抓产品质量,这5年因质量方面的原因,福田公司副总经理以上的干部被调整的就有10人。1999年,公司选拔提升各级干部135人,因质量方面的原因被降职35人、免职27
  人。如此举动,波澜不惊,因为大家知道,福田的岗位是为市场而设,干部和人才是为市场而选,这里没有终身的官。正是福田员工“造福亿万百姓”的价值追求,确保了福田公司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