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阅读
  • 0回复

话说老实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5-24
第4版(要闻)
专栏:人民论坛

话说老实人
季文峰
  老实本来是个褒义词,意谓“诚实”,或“规规矩矩,不惹事”。我们党一直号召要“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在我们周围,老实人还是多数,老实人受到好评。然而,在另外一些人眼里,“老实”却是一个令人无奈的词语,人们开始不愿意接受这一说法,似乎被称为“老实人”比被称为傻瓜好不到哪儿去。这不,连词典上对“老实”的释义都加了一条:“婉词,指不聪明。”有些人之所以不愿意接受老实人的说法,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有的老实人常常吃亏。生意场上,诚实劳动、合法经营所创造的利润,有时无法与个别制假售假、偷税漏税、坑蒙拐骗之徒所攫取的暴利相提并论。机关里,努力工作,成绩显著的人,往往没有个别见风使舵、溜须拍马、跑官要官、行贿受贿之辈提升得快。一句话,老实人通过正常途径应该办到却办不到的事,个别不老实的人却通过非正常的途径办成了。
  有些人之所以不愿意接受老实的说法,还因为在一些地方判断是非的标准发生了错位。什么样的人是“老实人”?应该是指那些遵纪守法、规矩本分,与人为善、以诚待人的人。老实的核心是诚信。诚信是基本道德规范,是一种美德,是做人的根本。但是,在有的地方却认为,不论采取什么手段,办成别人办不成的事情才叫“真本事”,达到别人达不到的目的才叫“有能耐”。于是,有的人急功近利,个人主义膨胀,置法律、道德、规则于脑后。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这种黑白不分的价值观念占上风,何来公平和公正?
  个别人不老实,问题还不大;如果不老实成为风气,就是个严重的问题。这必然对以法律为基础的制度建设产生极大杀伤力,阻碍国家改革和建设。道理显而易见:老实人多了,社会就会在法律的规范下得以顺利运转,社会发展的成本就会降低;不老实的人多了,社会秩序就会混乱,就会增加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成本。
  公民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诚实守信。这个问题的提出本身就说明,诚信正成为一个社会问题,也说明全社会对无诚无信的谴责。对不讲诚信现象采取无可奈何的态度是不对的,随波逐流也是不可取的。但要真正使诚信成为一种风尚,让老实人的利益不受伤害,首先要从政府职能和领导干部做起,讲原则,讲正气,遵纪守法,正直无私。对失德者、不老实的人课以重罚,令其付出沉重代价。更要使大家懂得,一个诚信社会需要所有公民来营造,人人诚实守信,是提高全社会诚信水平的前提。我们应该相信,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终将在我们这个社会受到尊重;而那些不遵纪守法、搞歪门邪道的不老实的人,也终将自毁前程。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一个讲道德、讲诚信、讲规则,按法律办事的现代化文明社会一定会形成,老实人将越来越多。对此我们应该有信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