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2阅读
  • 0回复

不对称管制的前提已不存在——中国电信总经理周德强答记者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5-25
第7版(电脑·网络·通信)
专栏:

不对称管制的前提已不存在
——中国电信总经理周德强答记者问
  戴斌
5月20日,刚挂牌两个工作日的中国电信在京举行媒体恳谈会,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在京的主要领导全部出席,包括总经理周德强、副总经理常小兵、吴安迪、黄文林和各部门总监副总监约20人,与近30家媒体记者进行了两个多小时的座谈。
  记者:现在许多人认为,重组后市话的垄断只是由全国性的垄断变成区域性垄断,对此您怎么看?
  周德强:新的中国电信集团和新的中国网通集团两家固定电信运营企业,可以互相进入对方市场,这样固定电信领域将形成两强竞争,联通和铁通等其他电信企业积极参与的基本格局。新的中国电信成立了北方公司和北京公司,分别由原山西省电信公司总经理杨杰和数据局局长殷一平负责筹备。这两个公司将在两个月内挂牌,北方公司的9个分公司也将陆续成立,中国网通的竞争与合作都不可避免。
  中国和欧美不同的一点是,我们很多城镇和楼房都在建设之中,包括城市的危房改造、新建写字楼,农村的小城镇建设,都为固定电话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空间。13%的固定电话普及率不是很高,不管是电信和网通都在对方区域内有发展的潜力。
  让用户受益不是非得通过传统公司的固定网。事实上,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本地网竞争主要集中在商业客户领域,在住宅用户市场则基本上没有什么竞争。两家电信公司都把线路接入同一个住户家中的竞争局面是不可能出现的。
  固定电话只是一种技术手段,而移动通信、无线接入、IP电话、有线电视等不仅可以为同一群客户提供同样的电话服务,更重要的是还可以提供数据、图像等服务,而这些恰恰是电信业新的增长点,并且正逐步取代传统的本地电话业务。所以,从理论和实践上看,解决市话领域的垄断最根本的方式在于替代性竞争。
  记者:去年中国电信的业务收入增长幅度仅为5.6%,而且移动电话对固定电话的冲击很大,替代性竞争越来越严重。有人认为应该给固定网运营商发移动牌照,您预计中国电信将在何时获得移动牌照?
  周德强:我们注意到,不管是从国际资本市场,还是从国内外电信市场的发展趋势来看,能够提供全业务的综合性运营商最具有发展潜力。移动通信业务已成为当前国内外电信市场最适应通信个人化需求、发展最快、赢利水平较高的电信业务。因此,尽快准予中国电信进入移动通信市场,不仅有利于中国电信快速发展,增强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还有助于改变目前移动通信市场的竞争格局,为广大用户带来更多的选择和更好的服务。至于获得移动牌照的时间,应由政府主管部门根据我国电信业发展的形势来定,企业没有发言权。
  记者:虽然中国电信已不再是主体运营商,但不对称管制依然存在,现在电信已经重组,您认为电信管制政策是否将有变化?将会有什么样的变化?
  周德强:部分欧美发达国家为促进市场有效竞争,扶持新进入者的发展,对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主导电信企业实行了不对称管制,主要是在资费水平、网间互联等方面采取了更为严格的管制政策。到90年代中后期,随着这些国家电信竞争格局的全面形成,管制部门逐步取消了对这些企业的不对称管制。
  经过本次电信体制改革重组后,我国已形成由移动、电信、网通、联通及铁通、卫星等电信企业共同竞争的格局,其中,中国电信按业务收入计算的市场份额仅占全行业的1/3左右,在我国电信行业已不占据市场支配地位。因此,不对称管制的前提已不存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