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7阅读
  • 0回复

难忘吉尔吉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5-26
第3版(国际·体育)
专栏:通讯

难忘吉尔吉斯
本报记者组
  初到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城,感觉这里出乎意料的悠闲宁静。由于反恐怖战争而陡然提升的战略地位,中亚各国现在似乎都是国际媒体关注的热点,但也似乎正应了那句名言:“风暴的中心是最安宁的”。记者组到了比什凯克之后,没有感觉到什么“火药味”,而最深切的第一感受是这里的空气特别新鲜、清新,带着沁人心脾的青草与泥土的芬芳。据介绍,这是因为比什凯克享受着“四种空调”的净化:“白色空调”是雪山,“绿色空调”是树木,“蓝色空调”是距比城200多公里处的伊塞克湖,“流动空调”则是那雪山融化流下的雪水。
  比什凯克更让人难忘的是城内的邓小平大街。20多年来中国的改革开放及其巨大成就举世瞩目,为纪念邓小平并表示吉尔吉斯人民对中国的友好情谊,该市西南部一条长约5公里的宽阔大街改名为邓小平大街。在街口处,有一座一人多高的红色花岗岩纪念碑,邓小平的浮雕头像雕刻得精致传神,碑身正面用吉、俄、中三种文字雕着“此街以卓越的社会和政治活动家邓小平的名字命名”。在1997年6月18日,中国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迟浩田访吉时为纪念碑举行了揭幕典礼。
  在吉尔吉斯斯坦言论报社,第一副总编阿赫梅多维奇在接受采访时首先表示,上海合作组织有着光明的发展前途,因为该组织有中国这样的强国参加。吉中两国相互理解、相互信任,中国给了吉尔吉斯斯坦很大帮助。他说,你们还会看到,中国产品在吉很有市场。在吉尔吉斯斯坦的很多集市都能买到中国货,价廉物美的中国产品对仍然较为贫困的吉尔吉斯斯坦人民是很大的支持与帮助。他兴奋地告诉记者,他童年时曾在中国生活过3年,他对中国感到十分亲切。老人热情的话语,使记者感受到了浓浓的友好之情。
  吉尔吉斯斯坦刚刚庆祝了独立10周年。10年来,没有石油天然气资源、曾以游牧业为主的年轻共和国经历了一个不同寻常的发展阶段。在通往旅游胜地伊塞克湖的公路上,记者看到了一处原集体农庄旧址,人去屋空的荒废院落,似乎在诉说着这个国家和人民正在经历一段过渡时期,旧的经济体系已经打破,新的尚未建成,吉国政府与人民都在为国家的转型付出艰辛的努力。目前在吉尔吉斯斯坦,人均月收入只有约25美元,出租车司机告诉我们,记者组住的那家宾馆,职工的月收入只有12美元左右。而在一片充满生机的蔬菜园旁,一位头戴小白帽的东干族青年告诉记者,他们生产的蔬菜远销俄罗斯莫斯科等大城市,年收入可达2000美元。
  困难与成就相伴,挑战与机遇并存。比什凯克城市生活的那份悠闲,中吉造纸厂项目工地上的建设气氛,都显示着吉国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潜力;通往伊塞克湖的公路上车辆稀少,表明吉尔吉斯共和国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开发与利用。伊塞克湖是世界最大的高原淡水湖之一,水天一色,雪山倒影,草木青翠欲滴,还有一座有几十年历史、可接纳数百名游客的前苏共中央疗养院。徜徉在挺拔秀美的白桦树下,人们有理由相信,吉尔吉斯斯坦面临的困难是暂时的,吉国人民必定会有着光明美好的未来。
  (本报比什凯克5月24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