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阅读
  • 0回复

新世纪 新风采——北美华侨华人生活掠影(图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5-26
第6版(港澳台侨)
专栏:华侨华人世纪行

新世纪 新风采
——北美华侨华人生活掠影
本报记者 苏宁 周笑浪 曹宏亮 董宏君
  ①“唐人街”曾经是华侨华人在异国他乡生活的历史见证,也是早期华人防范、抵御居住国文化和生活方式的避难所。随着社会的变迁,文化的交融,一代代华人素质越来越好,这种“唐人街”连同其名称一起成了历史的陈迹,代之而起的是自信、开放、具有现代气息的“中国城”。如今的“中国城”,再不是旧模样,大概只有街上的中文招牌和华人较其他社区更加密集为其主要特征。图为洛杉矶“中国城”一角。
  ②子女成了美国公民,作父母的仍希望他们传承故国文化与文明,尤其是故国的语言。因此,年轻的父母亲联合起来,办起了各种各样的中文学校,每周周末和每天放学以后,孩子们就会到这些学校学习中文课程。仅波士顿就有30多所这样的学校。图为波士顿剑桥中文学校的学生在上课。
  ③无论新来后到,不管学历高低,付出更多的辛劳,流出更多的汗水,是所有同胞共同的经历,越是成功者越是如此。美国威特集团董事长李学海先生(中)商海拼搏30年,终于打出一片天地,荣获白宫“杰出移民人士奖”。图为李先生与美国中国商会秘书长姚定康(左)和国内某企业负责人合影。
  ④不管什么起点,来到美国都从奋斗开始,没有奋斗就没有前途。11岁就随父母赴美的张小斌(左五)开过餐馆,卖过海鲜,如今主业是海鲜批发。与他一起的陈长述(左六)、卢明文(左一)、王孝宗(左四)、郑道扬(左八)、詹逸谈(左三)、张雯(左七)分别投资餐馆、洗衣、建筑、电子等行业。图为他们接受本报记者采访后合影。
  ⑤保护华侨的正当权益,关心、支持华侨华人在当地生存发展,为我驻外使、领馆一项重要工作。图为我驻美大使馆公使刘毅(前排左一)、总领事李瑞佑(前排左三)出席当地华人社团集会时聆听中国国歌。
  本报记者 苏宁 周笑浪 曹宏亮 董宏君摄影报道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