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阅读
  • 0回复

牵手共奔远大前程——广东广西学校对口支援工作纪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5-27
第6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教科文卫聚焦

牵手共奔远大前程
——广东广西学校对口支援工作纪实
本报记者 王可 罗昌爱
  学校对口支援,是国家实施西部开发战略的重点。2000年4月,党中央、国务院启动实施“东部地区学校对口支援西部贫困地区学校工程”和“西部大中城市学校对口支援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贫困地区学校工程”。两年来,广东各级领导以高度的政治觉悟和使命感认真做好援教工作。广东支教教师以真挚的感情,牵起广西贫困地区师生的手,共奔希望之路。
  钱往广西投:
书记带队考察 细作扶贫规划
  “两个工程”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东西部地区学校对口支援工作的通知》下发以后,广东省委、省政府把教育对口支援记挂在心,并作为推动广西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加以落实。
  2000年6月,广东省委书记李长春率领省、市有关领导和教育部门、科技部门等一行来到广西。在短短的6天时间里,广东考察团行程2000公里,深入百色地区、河池地区等革命老区和少数民族地区,走访了这两个地区的1所高校和7个县(市)的5所小学、1所职业中学。此番考察,广东的同志目睹了兄弟省份贫困地区发展教育的艰难,更加深刻体会到中共中央、国务院“两个工程”决定的重要意义。广东省委、省政府表示,一定要把西部教育对口支援当成一项政治任务来抓。
  6月16日,广东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在桂林签订了《广东省对口支援广西壮族自治区贫困地区教育协议书》,对以后两年教育对口支援工作作出了明确的部署和规划。
  真情和务实烘暖着广西人民的心。截至去年底,广东省政府和各支援城市共达成第一期援助广西发展教育意向资金1.36亿元,确立教育建设项目110个,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主要用于改善办学条件和资助特困生入学,另外还捐赠500万元的教学物资。
  广东省各支援城市和学校还特别重视资助特困生入学问题,积极推动“手拉手”助学活动的开展。到去年底,广东各支援城市确定用于资助特困生的意向资金近70万元,已到位40多万元,已资助学生5400多人。这些钱,主要是由各支援城市和学校的老师、学生和社会各界捐赠的,饱含着广东人民对广西人民的无私援助之情。
  人往广西走:
哪里艰苦哪里就有支教老师
  根据广东与广西两省签订的教育对口支援《协议书》,广东省确定了广东实验中学等30所中学、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等70所小学和广西隆安县古潭乡初中等30所中学、百色民族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等70所小学结成对子,华南师范大学与右江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结成对子进行对口支援;广东省派出126名中青年骨干教师奔赴广西支教;华南师范大学和广东教育学院负责为广西培训300名中小学骨干教师和100名中小学校长。
  广东明确表示,要把广西教育的发展当作广东自己的事情来办,把对口支援纳入自己的规划,当作自己的学校来建设;在对口支援工作中,一定要做到“真心真意、全心全意、诚心诚意”,争创全国教育对口支援的典范。
  广东选派教师赴桂的通知发出不久,报名的教师十分踊跃。有的学校分配1个名额,就有30多个教师报名,涌现了许多感人的故事。广州东山区中星小学一级语文教师古娜芬新婚不久,得知广西贫困地区极缺教师后,第一个报名。她对丈夫说:“我的事业是培养孩子,贫困山区的孩子需要我。等我回来,再要我们的宝宝吧。”
  在首批支教队伍中,年龄最大的是佛山石湾镇第三小学高级语文教师余志杰,今年50岁了。两年前,她从佛山来到广西百色地区田东县第一小学,看见贫困地区的孩子上不起学,就从自己的工资和支教补助中拿出钱来;看到孩子们那么羡慕其他学校有鼓乐队,就把自己4.5万元的积蓄拿出来,组建了队部室。正在这时,儿子买车也同样需要4万多元钱。余志杰语重心长地对儿子说:“如果你来到田东,你就会理解妈妈的做法,你也会和妈妈一样把钱用在孩子们身上。”
  支教老师到达受援学校后,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积极争取援助物资和资金,想方设法帮助受援学校改善办学条件。珠海市李方振老师在搞好教学的同时,还主动与市里联系,筹集到10万元资金,在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修建了一所小学,解决了当地移民群众子女入学难的问题。
  哪里艰苦,哪里就有支教老师的身影。从珠江三角洲到边远的贫困山区,支教教师们说,这种经历是永远难忘的。
  心往广西想:
东西部孩子受教育差距在缩小
  记者采访广东广西学校对口支援,感受最深的是东西部孩子的受教育差距在逐渐缩小。无论在广西河池地区还是百色地区,不管走访哪一所小学,那些贫困生都会告诉你,是广东亲人的帮助使他们走进了学校,是广东同龄同学的支援让他们更有信心读书。
  广西教育厅负责人介绍说:广东的援助,加快了广西“普九”的进程,促进了广西教育的发展。全区110个县(市、区)中,已经有80个县(市、区)和另外172个乡镇通过省级“两基”评估验收,人口覆盖率达85%。教育投入的增加,极大地改善了办学条件。全区校舍建筑面积,小学由2602万平方米增加到3137万平方米;普通中学由1412万平方米增加到2031万平方米。
  1997年,国家首次安排广东对口支援广西贫困地区教育时,广东城乡许多学校一年级的小学生就参加了自愿捐款,成为向广西小朋友献爱心活动中年龄最小的一群。5年过去了,当初一年级的小学生如今已是六年级的毕业生。今年春节他们听说广西同学仍需要帮助时,这些大孩子们与父母打一声招呼,就拿出自己的零花钱、压岁钱认捐去了。
  新世纪呼唤教育的腾飞,呼唤着国家的振兴,“两个工程”的实施定将为西部贫困地区造就一大批高素质劳动者打下坚实的基础,并为西部的发展创造条件。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