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阅读
  • 0回复

郑州高新区构筑良好的“人环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5-27
第8版(专页)
专栏:

郑州高新区构筑良好的“人环境”
戴鹏 陈一鸣
  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从1988年建区到现在,已有1500家企业在这里落户,却没有一家因这里的环境不好而迁出的。不少企业负责人对记者说,在这里除集中精力搞好生产经营和新产品开发外,别的都不用操心。这一切都归功于郑州高新区良好的“人环境”。
  在郑州高新区的发展过程中,管委会的管理者清醒地认识到,郑州高新区要想有更快更好的发展,必须为中外客商构筑一个比硬件环境和优惠政策更为重要的良好“人环境”。而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是构筑良好“人环境”的第一要素。正如管委会主任吕鸿安强调的:“人家来投资,不仅是投钱,而且是投人,高新区人人都是投资环境!”
  管理者一切都为投资者着想。这既是他们牢固树立起来的服务理念,也是构筑“人环境”的重要内容。在这里,企业所想的,也就是他们要做的。许多企业希望加快工作效率,他们就充分利用国家赋予的优惠政策,提出了“一个窗口办公、一枚公章生效”等办法来加快办事效率,并实行“凡一个人能办的事情,立即办;一个部门能办的事情,不超过3天;需要几个部门协调的事情,不出一个星期”的限时办公制度。
  高新区政府与企业之间需要沟通,主动出面者是政府。有的企业不了解税收优惠政策,国税局、地税局及时通知企业,必要时还会组织企业有关人员学习,使企业懂得优惠政策。
  企业遇到需要办而难办的事情,管委会及各职能部门会全力以赴帮助。1999年醒狮股份有限公司急需从外地调入两个急需人才,公司只把这两个人的情况向高新区人才交流中心写了一个报告,不到一个月,这两个人的调入手续就办妥了。该公司董事长深有感触地说:“如果让企业自己去办,最快也得半年,还得搭上大量的人力、财力。”
  这里的经营者告诉记者,在这里投资办厂,不用担心乱摊派、乱罚款的滋扰,也不用设宴送礼。在原厂址吃尽乱摊派、乱罚款苦头的郑州金生电工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福金说:“企业自1999年进区后,没请过一次客,没送过一次礼。高新区是‘无公害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