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阅读
  • 0回复

别被浮云遮住眼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5-27
第12版(信息产业)
专栏:业内时评

别被浮云遮住眼
萧然
  政府主管部门本来对小灵通的态度是明确的:限制。别的国家淘汰的东西,我们为什么还用?
  但也有一种观点认为,存在就是合理,你管它是什么技术,只要能赚钱就是好技术。何况,衡量一项技术的好坏,不能仅仅看它是先进还是落后,而应该看它是否适用,适用原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衡量技术的最重要原则。
  这个观点没有错,特别是对企业,采取什么样的技术是他自己的事,衡量的标准就是看它有没有效益。如果他认为手工操作效益最好,那么就不一定机械化,如一些传统的加工工艺。
  但是,对于政府,这个问题就要复杂得多。因为政府的目光一定要更长远,它必须通过制定政策,鼓励自己的企业尽量在技术上创新,在技术上领先。否则,如果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能承接别人淘汰的落后技术,或者全部是手工作坊,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国际竞争力永远不会提高。
  记得20世纪80年代,中国准备大力发展通信时,就曾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由于中国通信技术比发达国家落后好几代,因此要利用后发优势,直接上最先进的数字交换技术,一举赶上发达国家;而另一种观点认为,上模拟技术更可行。因为我们资金、技术都不足,上数字交换难度大。而当时发达国家数字化进程中淘汰了大量模拟设备,非常便宜,这样既可以改善通信条件,又节省了投资。我国最终采用了第一种思路,结果有了今天的通信局面:我们的整体通信水平已经赶上甚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抚今追昔,今天看政府限制小灵通还是有道理的。我们好不容易赶上来了,应该把精力放在发展第三代、第四代通信技术上。
  目前,中国移动、中国联通都在积极发展2.5代移动通信技术,第三代移动技术也将呼之欲出。这无论是对企业、对产业还是对我国的通信事业都是好事。相比之下,同为国家骨干企业的中国电信,把精力放于小灵通就值得三思。
  当然,业内人士明白,中国电信发展小灵通是打擦边球,目的是想进入移动领域。或许有人会说,中国这么大,多一家公司进入移动领域有什么不好。这话不错,但是和限制小灵通是两码事。
  该不该发第三、第四张移动牌照是一回事,但在目前情况下,应不应该遵守市场秩序是另一回事,否则几张牌照又有何实际意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