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6阅读
  • 0回复

为民服务 让民满意——记桂林市公安局秀峰交警大队李向群岗亭中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5-29
第10版(立法与执法)
专栏:执法者风采

为民服务 让民满意
——记桂林市公安局秀峰交警大队李向群岗亭中队
唐维涓
  “桂林市公安局秀峰交警大队李向群岗亭中队”是广西公安系统唯一一个集体最高荣誉奖。该中队自1995年成立至今,在三尺岗台上尽职尽力,为人民排忧解难,树立了交警的良好形象。
  2001年8月,在连接漓江东西两岸的重要通道解放桥即将通车之际,李向群岗亭中队移师中山中路十字街,为适应新的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格局的需求,解决交通堵塞这一长期困扰人们生活的问题,中队积极采取科学的交通管理手段,向科技要警力。他们根据不同时段的实际车流量,向有关部门提出了红绿灯时间调整方案,实现了车辆、行人无冲突通行,等待车辆大致可一次疏通完毕;并配合前后两个路口,基本形成了一个科学的“绿波带”,车辆畅通率大大提升。中队还将原先在解放桥便桥以相对静态为主的交通管理方式变为以巡逻监控、随时疏导为主的动态交通管理,实现高峰期合理分流车流,效果显著。
  多年来,李向群岗亭中队民警始终坚持把服务于群众的需要当作每一个民警日常的自觉行动。在处理违章事件中,从来没有说教的刻板严厉,还带着温馨的人情味。不少出租车司机都说:“这里的民警执法够严格,也很公正。司机即使被罚了,也心服口服。”有一次,女交警戴文慧在纠正一起违章时,连续给司机敬了十几个礼,可违章司机就是不出示证件,并口出污言大骂小戴。小戴把委屈藏在心里,始终心平气和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不但赢得了围观群众的支持,最终违章者也口服心服地接受处理。
  在桂林城市大改造期间,连结东西两岸的“便桥”是数百万市民的通道,自行车流量高峰期每小时达3000辆之多。中队长费胜提出“要守好便桥,做盲人的眼睛,做外地人的向导,做小孩的大哥、大姐,做老人的‘拐杖’”的口号,并且付诸行动中。人们都说,李向群岗亭中队的民警们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为旅游名城构筑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