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满意,但不能满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5-30
第10版(党的建设周刊)
专栏:

满意,但不能满足
林文森
  近段时间,各地对村和乡镇站(所)“三个代表”学教活动的成效都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回访复查,并进行了综合测评。从测评结果看,群众对学教活动的成效是满意的。但是,群众满意,我们决不能满足。
  我们要清醒地看到,有些地方在学教活动中还存在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如在整改措施的落实上,还普遍存在着缺口;在建立健全农村基层组织工作长效机制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群众更希望“学教”活动要善始善终,不能虎头蛇尾;要长期坚持,不能搞“一阵风”。
  不能满足,就要在进一步抓好整改上下功夫。那些尚未落实的整改措施,从数量上看虽然所占比重较小,但解决起来难度却很大。对这些“硬骨头”,必须千方百计一件一件抓落实,继续让群众得实惠。阜阳市在整改中创造了“盘点销号”的办法,“盘点”,就是把要整改的问题归纳整理,分类编号,建立台账,并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责任措施和责任时限;“销号”,就是对整改过的问题进行公示,凡是90%以上群众满意的予以“销号”。对尚未“销号”的,定性分析原因,定量分解任务,定期跟踪督查,确保落实到位。
  不能满足,就要在以“三级联动”深化和促进“三级联创”上下功夫。在联创内容上,要把“三级联动”纳入其中,明确“联动”的目标任务、原则要求,建立健全责任制;在评比考核上,要进一步扩大民主,既要听取组织上的意见,更要听取群众的意见;在考核结果的运用上,要切实与干部的任用挂起钩来,多数群众不满意的干部,不能提拔使用。
  不能满足,就要在建立长效机制上下功夫。要对“学教”活动中的成功经验进行认真总结,制订出与时俱进、切实管用的规章制度,使农村基层组织工作真正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的轨道。阜阳市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建立健全了村和站所的规章制度,初步形成了农村基层干部规范化教育培训、干部进村入户、领导干部联系点、发展村级经济、村“两委”协调工作等机制,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好评。
  不能满足,还要在转变干部作风上下功夫。我们阜阳市委提出,要继续认真组织村和乡镇站所干部对照十五届六中全会《决定》提出的“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着重解决在服务群众、实事求是、发扬民主和艰苦奋斗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要继续开展“入农户、听意见、办实事”的活动,让干部在实现、维护、发展群众利益中转变作风。
  我们要通过对“学教”活动成果的巩固和扩展,实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大普及,促进干部作风的大转变,推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大发展,以实际行动和明显成效,迎接党的十六大的胜利召开!
  (作者为中共安徽阜阳市委副书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