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建设成都美好家园——访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王荣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5-30
第11版(专页)
专栏: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建设成都美好家园
  ——访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王荣轩
本报记者 郑德刚  
  由中宣部、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国家环保总局、国家广电总局、第二十九届奥运会组委会和成都市政府共同组织的“中国环保宣传周·成都”活动将于6月1日至7日在四川成都隆重举行。日前,活动组委会副主任、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王荣轩,就成都市保护城市环境,提高城乡生态质量,改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可持续、跨越式发展等问题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记者:这次“中国环保宣传周·成都”活动的举行,对促进成都发展,提升成都形象有哪些重要作用?
  王荣轩:加强环境保护是党和国家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复兴和可持续发展。举办“中国环保宣传周·成都”活动的目的,就是以纪念人类第一次环境会议30周年和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10周年为契机,深入贯彻落实江泽民总书记关于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广泛宣传环境保护的重大意义,不断增强广大群众参与环保、建设生态的意识,充分展示我国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良好形象。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对开展这次活动非常重视,并给予了极大支持。这次活动选择在成都举办,既是成都的光荣,也是对成都的信任。活动举办之际,正是成都市开展“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活动全面启动之时,可以说,“环保周”活动在成都举办,也是对成都市各项工作的一个检查和推动。
  记者:成都在生态环境上有什么优势?
  王荣轩:成都地处“天府之国”腹地,襟两江(岷江、沱江)而屏三山(青城山、峨眉山、邛崃山),控西川而引巴渝。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宜人。府、南二河流经市区。东边龙泉山脉隆起,筑起了一道天然绿色屏障,几十万亩桃树、梨树、枇杷营造出一派世外桃源的美景,生态农业、高科技农业与天时、地利相适应;西北边青城山数峰远立,万木葱茏,为成都市送来清新的空气;西边田园广阔,引都江堰千年雪水灌溉,号称川西粮仓;南边丘陵蜿蜒,植被茂盛,山水俱佳。成都郊县金堂有万亩柑桔,新都有三秋桂子,彭州牡丹国色天香,温江菊花远近闻名。成都现有温江、郫县、都江堰市、蒲江县、龙泉驿区、金堂县、大邑县、邛崃市等8个区(市)县被列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成为世界珍稀动物大熊猫的乐园和繁育研究基地。成都既有优美的乡村田园风光,更有现代、文明的都市景观。这些得天独厚的城乡生态环境,既有大自然的赠予,也凝聚了成都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心血,为我们举办“中国环保宣传周·成都”活动、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创造了有利条件。
  记者:目前,成都市的环境保护工作情况如何?
  王荣轩:近年来,成都市委、市政府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环境理念,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机遇,狠抓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和工业污染防治,切实推进环境保护法制化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全市环境质量和水平逐年提升。在1990年以来的全国环保重点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中,成都先后10次进入全国前10名;通过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城市扬尘污染防治、农作物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机动车尾气污染治理等工作,城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新进展;继府南河综合整治工程成功后,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的正式运行,府南河延伸段治理工作的持续发展,沙河整治工程的全面启动,城区中、小河道的综合治理,标志着城市水污染防治步伐的进一步加快。目前,全市水环境质量和大气环境质量主要指标均已达标,全市工业企业排放主要污染物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双达标”工作顺利通过了四川省政府的验收。全市生态环境建设与自然保护也有新进展,“温江、郫县、都江堰”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顺利通过国家环保总局的考核验收,都江堰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进一步加强,都江堰—青城山作为全国生物多样性基地之一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全市森林公园总面积已达473.78平方公里;环保投入也由1996年的7.78亿元上升到2001年的30.35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由1996年的0.89%上升到2001年的2.04%;此外,成都市环保科技的国际合作也取得显著成效。
  记者:下一步,成都在环境保护方面将着重抓哪些工作?
王荣轩:抓好环境保护工作,干在当代,利在千秋。为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成都市制定了“十五”环保计划,提出要着重抓好污染防治、生态建设、依法治理等工作,建成几个经济发展较快、环境清洁优美、生态良性循环的城镇和片区,努力使城乡环境质量有明显改善。当前,最主要的工作是下大力气抓好“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活动。这项活动是实现经济与社会持续发展、提升城市综合功能的必由之路,对提高公众生活质量、增强社会凝聚力、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推动经济发展、改善环境质量、提升城市形象和扩大对外开放等具有全局性战略意义。为确保“创模”活动的成功,市里成立了领导小组,制定下发了《关于开展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意见》,召开了全市创模动员大会,力争用两年时间,将我市初步建成“经济快速发展、环境清洁优美、生态良性循环”的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为实现跨越式发展,建设西部战略高地,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构建可持续发展平台。
  记者:围绕“创模”工作,成都市具体采取哪些措施?
  王荣轩:环境保护工作,涉及全局,影响深远。我们将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统筹规划,标本兼治,突出重点,务求实效,达到切实改善城乡环境质量的目的。我们考虑从这样几方面做好工作:一是坚持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与保护并重,大力改善城乡环境质量;二是广泛开展环保警示教育,加强环保宣传,不断提高公众的生态环境意识;三是加快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加大对环保事业的投入;四是切实加强领导,进一步落实党委、政府环境保护责任制。我们希望通过这样一些扎实、具体的工作,推动全市的环保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加快建设一个经济繁荣、科教发达、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新成都。(附图片)
  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王荣轩(前排左三),市委副书记、市长李春城(前排左二)在成都市沙河综合整治工程现场办公。(周勇良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