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危难时刻写忠诚——成都市公安消防支队开展社会抢险救助纪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5-31
第2版(要闻)
专栏:“三个代表”在基层

危难时刻写忠诚
——成都市公安消防支队开展社会抢险救助纪实
中央新闻单位采访团记者 任硌 薛冬 薛凯
  火情危急,他们冲锋在前;洪水肆虐,他们激流勇进;毒气泄漏,他们临危不惧;群众落水,他们奋不顾身;开房门、摘蜂窝,他们不厌其烦……
  在成都,“119”不仅仅是一个火警电话,更是人民群众生死关头、危急时刻首先想到的希望之星。成都消防官兵用无私投身社会抢险救助的实际行动,用汗水、热血和生命,架起了人民群众与党和政府的连心桥,把“119”三个简单的数字书写成动人符号。
  2001年6月21日,成都市新二村一个间歇性精神病患者突然犯病,紧闭门窗,用斧头砍杀其14岁的儿子,哭声、喊声、呼救声撕心裂肺。危急时分,现场的群众中有人喊道:“快打119!”
  几分钟后,成都消防五中队的救援车呼啸而至。战士们攀墙上楼,从窗台破窗而入,夺下斧头,迅速把已被砍得血肉模糊的少年送到医院。由于抢救及时,一个年轻的生命保住了。
  同年9月,成都市的彭州、金堂、青白江三区县遭遇特大洪灾。消防支队领受市政府重任,支队长徐洪兴、政委付兴全带领官兵两天两夜内辗转三地,趟急流、上屋顶,救出被洪水围困群众350余人,疏散2000余人,抢救出价值3000余万元的财产。他们撤走那天,金堂群众送了很远很远……
  经过3年的探索和实践,1998年3月5日,成都消防支队在市委市政府和省消防总队的支持下,向全社会作出庄严承诺:“有警必出、有灾必救、有险必抢、热情服务”,支队在市区8个中队分别组建了由4至5人组成的抢险救援班,全方位开展抢险救灾和社会救助工作。
  每天,他们在蓉城的大街小巷奔走忙碌,火红的抢险救助车、流动的绿军装,在人民眼里,是风景线、“定心丸”,在人民心里,是“城市英雄”。
  4年来,成都消防支队共接警出动63000余次,平均每年15000多次,平均每天出动42次,最多的一天出动89次。所有出警中,社会抢险和救助占86.89%。官兵们先后从高楼、水中、深井、交通事故现场等死亡线上挽救了2008人的生命,为群众取钥匙、关水阀、关煤气、摘马蜂窝、送水52200多次。
  这组数字后面,是常人难以承受的巨大工作量和艰辛。据介绍,开展社会救援后,成都“119”的工作负荷增加了近10倍。它浸润着消防官兵对人民的热爱和对党的忠诚,是成百上千名消防官兵为人民付出鲜血和生命的见证。
  2001年10月24日下午,消防五中队战士付兵出警回来正准备吃晚饭,突然接到金牛区营门口乡一居民报警,说他家7楼楼沿上有一个大马蜂窝,好几个邻居已被马蜂蜇伤,整个大院居民提心吊胆,大白天都不敢开窗户。接警后,付兵和战友们丢下碗筷就赶了过去。看着水桶一样大的蜂窝和乱飞的马蜂,付兵穿上防护衣,拴上保险绳,抢着上了楼。在战友帮助下,他从楼顶攀到住户的防护栏上。摘取蜂窝过程中,防护栏突然断裂,付兵因身上的保险绳松脱,从7楼摔到了地面。在他当天第十次出警的现场,付兵献出了18岁的生命!
  送他那天,成都万人垂泪。在入伍不到一年时间里,付兵参加灭火战斗302次,社会抢险救助1000余次。他的经历,是成都消防抢险救助官兵的缩影。仅仅4年间,成都消防官兵先后就有1000多人次在出警中受伤,其中10多人致残,1人牺牲。
  已退休的陈宜宽教授说,什么最能衡量政府职能部门的工作,是人民群众的现实感受;什么最能诠释始终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成都“119”的实践就是示范。
  3年探索,4年承诺,成都消防支队创下了全国同行中多个之最:开展抢险救助最先,抢险救助数量最大……今年3月5日,全国首家由政府授牌的“社会救援指挥中心”又依托成都消防支队成立。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