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古城绕水合有诗——绍兴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纪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6-03
第1版(要闻)
专栏:

古城绕水合有诗
——绍兴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纪实
本报记者 袁亚平
  鲁迅的故乡总是让人魂牵梦绕。
  记者走进这座江南古城时,绍兴博物馆里正展出《鲁迅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发展规划方案》。一个个模型,一张张效果图,一帧帧历史照片和文字说明,把绍兴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一齐展示在了人们眼前。
  鲁迅历史文化街区是绍兴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鲁迅先生青少年时期生活过的故土,也是市区五大重点保护区块的核心区块。鲁迅祖居、鲁迅故居、三味书屋、百草园、长庆寺、都昌坊口、咸亨酒店、土谷祠……那是一枚枚中国文化的印章,深深地钤在历史的长卷上。
  绍兴市委、市政府决定对鲁迅历史文化街区20公顷范围内进行整体的保护和建设,按历史风貌、传统建筑体量和肌理布局,恢复鲁迅故里原貌,使其成为世界著名的名人故里之一,中国历史街区保护和利用的样板。
  一个鲁迅就足以傲视天下,更何况绍兴古城还有许许多多的历史文化名人。
  绍兴市委书记冯顺桥对记者说:“继承好、保护好、挖掘好文化名城,是一个历史责任。我们要让绍兴这座古城,古而不衰,古而不老,古而不死,展现新貌,焕发青春,充满活力,让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完美结合,成为具有鲜明特色的大城市。”
  古而不衰,绍兴古城展现新貌
  水是绍兴之魂。
  那波光粼粼的环城河水,流淌着悠悠的历史。公元前490年,越国大夫范蠡受命“筑城立郭,分设里闾”,从此将绍兴砌进了中国古城史。
  夜游环城河,如今成了绍兴市民的一大享受。长达12公里的环城河,过去曾因污染而发黑发臭。绍兴市委、市政府实施了综合整治工程,政府和社会投资12亿元,环城河疏浚清淤,条石砌坎,青石铺路,白石扶栏,建成八大景园、54万平方米绿化带,去年7月向市民和游客免费开放。
  “不出城郭而获山水之怡,身居闹市而有林泉之致”,古人的居住理想,成为今天绍兴的宜人环境。
  8.32平方公里的绍兴古城区,一河一路、一河两路、有河无路的水乡风貌带得到保护,众多的文物古迹、古建筑、名人故居得到保护和修缮,仓桥直街、书圣故里等历史街区已经修旧如旧。绍兴古城作为一个整体景观,江南水城的风情愈加浓郁,历史文化名城的个性愈加鲜明。
  绍兴市近3年投资180亿元,以交通、亮化、美化、绿化、显山露水、街景立面改造等工程为重点,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和社会实事工程建设。
  全长3000多米的解放路,是绍兴市区最主要的商业大街。记者一路行走,见沿街建筑运用黑、白、灰的基本色调,坡屋顶,檐口,窗框,廊柱,皆是绍兴传统建筑符号。蔡元培广场,秋瑾纪念广场,鲁迅铜像,历史和文化融为一体。投资4亿元进行街景整治后,这里成了绍兴历史文化风情的特色街、环境优雅的购物街、基础设施完善的规范街、秩序井然的城市管理示范街。
  绍兴市委副书记、市长王永昌博士对古城有更深的思考:“既要保护有形的、实体性的历史文化遗产,又要继承和发扬无形的优秀文化传统;既要对历史负责,又要对未来负责。正确处理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在古城外面建设现代化的大城市。”
  古而不老,绍兴古城焕发青春
  隔着门,便闻到缕缕墨香。记者推门进去,只见几位书法家在挥毫疾书。这里是龙山书院,绍兴的书法家常在此切磋书艺,老少书法爱好者每周在此临帖练笔。绍兴市委副书记袁长寿写了行书又写章草,这位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工作之暇常来书院。他对记者说:“绍兴是书法之乡,历史悠久,永和风盛,中国兰亭书法节已连续办了18届。市里现有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43人、省级会员170多人、市级会员400多人。书法,可以说是文化名城绍兴的一张王牌。”
  在绍兴这座古城里,不见那种暮气沉沉的老化迹象,反而处处洋溢着蓬勃的青春气息。这时时感染记者的,其实正是绍兴人的精神面貌。
  那张“公德卡”,三寸见方,可以折叠,携带方便,上印“创建文明城市的目标和步骤”、“绍兴市市民文明守则”、“绍兴市市民公德五字歌”等内容。30多万张“公德卡”发到学校和社区。“给爷爷奶奶念一遍,请爸爸妈妈看一遍,自己认真背一遍”,小学生的积极作用,使不少家庭受到了公德的熏陶,改掉了许多坏习惯。鲁迅小学的一名学生在作文里写道:“有一次,我和妈妈一起去逛街,妈妈将用过的纸屑扔到了地上,我把它捡起来丢进了垃圾桶。妈妈见到后,红着脸说‘我错了’。”
  65岁的金雅娟着一身湖绿运动服,上印红字“夕阳红”。她是越城区塔山街道退休职工,热心环保和社会公益宣传。1998年,金雅娟牵头成立了街道夕阳红歌咏队。去年,她又组织成立了夕阳红环保骑游宣传队。他们自己掏钱购置演出器具,自编自演节目,这几年到社区、学校、医院、车站、码头、广场、风景点,演出和宣传200多场次。
  金雅娟取出一大本摄影集,指着彩色照片告诉记者,去年7月,夕阳红宣传队名誉队长张松鹤要去美国探亲。他们便推选出17名队员,统一着装,骑自行车到环城河畔,拾捡垃圾。他们以一次骑游环保行动来为队友送别。这些彩色照片带到了美国,太平洋彼岸的人们也看到了绍兴市民公德好风尚。
  现在,绍兴市社区知名的有夕阳红宣传队、金秋艺术团、古越龙山戏曲团,各社区有近百支特色文艺小分队,用当地的越剧、绍剧、莲花落、三句半等表现形式,自编自演《敬公婆》、《好邻居》、《看新城》等曲目。
  绍兴市区有近10个志愿者服务基地,数百支志愿者服务队。在“倡导文明新风、共创美好家园”为主题的营造“公德林”活动中,近千名志愿者认领认种认养“夫妻林”、“子孙林”和“纪念林”。
  树林染绿了古城的青春。
  古而不死,绍兴古城充满活力
  造型别致的绍兴图书馆于前年5月落成,总投资5550万元,总藏书量可达100万册。该馆前身为创建于1902年的“古越藏书楼”,如今实现了图书管理自动化、网络化和数字化。图书馆副馆长袁涛打开电脑,主页面《古越文化》特色专题中便有《绍兴古桥》、《绍兴戏曲》、《绍兴黄酒》、《绍兴风俗》、《绍兴文物》、《绍兴兰花》、《绍兴书法》、《绍兴方志》。
  古城不死,文史古意在电脑中复活:南宋陆游诗:“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城南天镜三百里,缭以重重翡翠屏。最好长桥明月夜,寄船策蹇上兰亭。”……
  古城不死,历史文脉在强烈地搏动。这几年,绍兴新建了绍兴文理学院、越秀外国语学院、托普信息技术学院、绍兴一中、南洋国际学校、绍兴艺术中心、鲁迅电影城、图书发行大楼……
  古城不死,社会经济发展充满了活力。绍兴先后获得全国卫生城市、中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全国科教兴市先进城市等称号,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创建工作也已通过了国家环保总局的考核验收。去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543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5343元。
  近2500年的建城史,绍兴这座古城历尽沧桑,不仅不死,而且鲜活,就因为文脉不断,就因为欣逢盛世。
  记者看到《绍兴市城市总体规划》,发展的目标是:三大组团,绿色空间,100万人口大城市,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相互融合,自然风貌与城市景观交叉辉映,成为经济强市、文化名市、旅游大市。
  这时,绍兴市文化旅游投资发展公司送来了鲁迅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发展规划工作的一些材料。鲁迅当年的学生黄源老先生的一段话,令记者怦然心动:“让游客们感受到鲁迅,感受到鲁迅作为伟大文学家、思想家及革命家的情怀,也同时让人感受到在鲁迅诞生120年之后,绍兴已由一个悲情的小镇,成为一个世界级的文化旅游名城。这个改变,这个新风貌,正是鲁迅先生革命的目的。”
  如此,应请天下诗才,为绍兴长吟。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