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6阅读
  • 0回复

一切为了移民的利益——重庆三峡库区干部实践“三个代表”剪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6-05
第4版(要闻)
专栏:“三个代表”在基层

一切为了移民的利益
——重庆三峡库区干部实践“三个代表”剪影
本报记者 赵永新 禹伟良
  在三峡库区采访,随处可见醒目的大红“拆”字和白色的二期移民水位线标记,仿佛在提醒人们:已到了二期移民的决战时刻。然而,无论是在大举搬迁的移民村,还是在刚刚建好的移民点,记者看到的,都是一派从容不迫、安居乐业的平和景象;与老乡聊起移民的话题,他们说得最多的两个字是“满意”。
  “让移民满意是我们党员干部的共同追求。”丰都县分管移民工作的副书记蒋宜茂告诉记者,“在移民库区,学习、贯彻‘三个代表’,就是要千方百计让移民‘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
  为移民呕心沥血的牌楼村前村支书叶福彩,临终前要求把他的骨灰埋到高山上——他要“看”着村民们顺顺当当地搬走
  高阳镇去年集中外迁移民5656人,截至今年4月底,该镇已顺利对接移民3120人,超过计划56%。这个镇的移民工作为何如此顺利?镇党委书记丁笙洺说:因为全镇有200多位叶福彩式的好党员、好干部,他们肩上一头挑着党和国家的期望,一头挑着移民们的信任。
  牌楼村要移民2181人,为说服乡亲们早日搬迁,叶福彩走家串户,苦口婆心地宣讲动员;为确保外迁移民万无一失,他忍着腹部剧痛,到几百公里之外的安置地,为移民户核实土地面积……2000年8月的一天,叶福彩在帮一家移民户拆房时,胃病发作,疼得满地打滚。乡亲们送他到医院检查,已是胃癌晚期。躺在病床上的叶福彩,还时刻惦念着移民的事。10月9日是高阳镇移民正式外迁湖北省的头一天,当晚大雨倾盆,牌楼村的移民群众聚集在村委会办公室参加最后一次村民会,叶福彩打来了电话:“高阳的雨大不大?路上千万要注意安全,多带些胶纸,别打湿了粮食、衣物……”临终前他要求把自己的骨灰埋到高山上——他要“看”着村民们顺顺当当地搬走。
  丰都县推行的移民议事会制度,使移民的每一分钱都花得明白,每一个项目都完成得漂亮
  丰都县龙孔乡临江村是就地后靠的移民村。该村四组的水池施工工地上,每天总有一位村民非常认真地检查施工情况。他们是村民大会选出的议事代表,除了监督施工外,还负责移民资金的管理和移民工程项目的选址、招投标、验收等事项。凡是有关移民的事情,先由他们开会商定后,向全体村民通报,村民表决通过后,再向乡党委、乡政府和乡移民办审批。
  原龙孔乡党委书记、丰都县移民局局长敖茂林说:“从前移民的事情都由乡、村政府包办,现在我们顺应群众要求,做到‘移民做主,政府服务’,最大限度地保障了移民利益。”
  涪陵区百胜镇首创的“首问责任制”,使干部成了群众的贴心人
  为更好地为移民服务,涪陵区百胜镇镇委、镇政府从2000年开始实行了“首问责任制”。群众来机关办事,被询问的第一位机关干部就是首问责任人,责任人对于职责范围内的事,应当立即办理或告知办理期限;不属于职责范围内的事,要带着询问人到相关的负责人或单位办理。为了把这一制度落到实处,百胜镇还出台了首问责任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奖惩制。
  好机制产生了高效率。紫竹村六社移民杨中显承包的一个企业属于搬迁企业,他曾就补偿问题多次找过镇移民办,但每次都是无功而返。去年年初,听说镇上实行“首问责任制”,他将信将疑地来到镇里,正好遇见现场办公的副镇长肖正权。肖正权热情地接待了他,并立即会同有关人员认真研究,使拖了几年的问题几天就解决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