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一位农民和二十万亩绿洲——记治沙英雄石光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6-10
第1版(要闻)
专栏:

一位农民和二十万亩绿洲
——记治沙英雄石光银
本报记者 丁伟
  这是一场旷日持久的家园保卫战。战场位于毛乌素沙漠南缘,指挥官是一位土生土长的陕北农民。
  迄今,这场保卫战持续了整整18年。
  18年殊死拼杀,这位农民率领一群陕北汉子,以超常的坚韧,在寸草不生的20多万亩大沙梁上,栽活2000多万株新疆杨、高杆柳和柠条等乔灌木,将昔日的沙窝窝变成了林茂粮丰的绿洲。这些树木如果间隔2米栽植1株,栽成20行50米宽的绿化带,可以从毛乌素一直栽到北京;如果单列每2米栽1株,可以绕地球1周多。
  18年风霜雪雨,这位农民不断探索,以非凡的胆识,创办起全国第一家农民股份制治沙公司,走出了一条“联户治沙、多业并举、共同致富”的新路子。18年来,公司没有伸手向国家要一分钱,目前资产总值已超过4600万元,年纯收入逾百万元。
  这位富有传奇色彩的治沙英雄,就是陕西省定边县海子梁乡四大壕村村民石光银,今年58岁。
  “恶沙不治,穷根不拔,我石光银枉活一世。”
  出生于毛乌素沙漠南缘“三边高原”的石光银,从小在骆驼背上长大,在沙窝里滚,沙梁上爬。在他的记忆中,茫茫沙漠追逐着开荒者的铁锄和牧羊人的皮鞭一路南侵。
  “8岁那年,一场大沙暴把我刮到离家10多公里的一个蒙古族村子,父亲第三天才找到我,可同时玩耍的一位小伙伴却再也没回来。”石光银暗暗发誓:“长大后我只干一件事,就是要和这片吃人不见血的恶沙斗到底。”
  1984年,国家鼓励个人承包造林的政策出台后,石光银大干一场的机会终于来了。他毅然辞去乡农场场长的职务,和乡政府签订了承包治理3000亩荒沙的合同,并带着瘦小的妻子和年幼的孩子,举家搬到全乡荒沙面积最大的一片沙窝窝里。
  “你这人干事总爱贪大。放着安稳的日子不过,担这么大风险干啥?”妻子抱怨。
  “光银啊,国营林场不知道扔进多少票子,治了几十年都不见效,你能行吗?”亲友们劝说。
  “放着现成的铁饭碗不端,非要端纸糊的碗,这石光银大概是疯了。”有人在背后议论。
  倔强的石光银一旦铁了心,九头牛也拉不回。为筹集种苗费,他把家里养的84只羊和1头骡子拢到一起,打算赶到集市上卖掉,可妻子拽着他的衣角死活不松手。石光银火了:“你这婆姨,自己吃的沙子嫌不够,还要让子孙辈辈吃下去。这恶沙不治,穷根不拔,我石光银枉活一世。”
  这一年春秋两季,石光银说服周围7户人家,冒着被沙暴埋掉的危险,在3000亩沙地上种下了用骡马和羊换来的树苗。
  天公作美,雨水特别好,种下的树十有八九都抽出了绿叶。
  首战告捷,石光银的“野心”更大了。1985年春天,海子梁乡政府门前贴出这样一张海报:“响应政府承包荒沙的号召,我石光银又和长茂滩林场签订了治理狼窝沙5.8万亩荒沙的合同。借鉴城里正在推行的股份制做法,决定成立治沙公司。凡出钱或出力者,均为我公司股东。”
  “无非是一死。就是死了,我也要把身子压在沙梁上。”
  都走了。
  和石光银一起栽树的人都走了,只有他一个人面对着肆虐了千年的狼窝沙。他不知道自己究竟卖掉了多少只羊、多少头牛、多少匹马,去过多少次村民家中说服动员;寂寞、劳累、困惑时喝过多少瓶烧酒,唱过多少曲信天游。可一场场风刮走了一切——只剩下不时冒出沙堆的空酒瓶子。
  望着插在一座座酷似倒扣铁锅的“锅底沙”上、歪七斜八的杨树苗子,石光银的眼泪直往肚里流。
  这是1987年的春天。二战狼窝沙的石光银再次铩羽而归。
  如果说1986年一战狼窝沙的失利让石光银初步认识到了治沙的艰难,这一次惨败则使他的“军心”开始动摇了。有人找上门,旁敲侧击要求退股;有人拦住路,理直气壮索要搭进去的种苗钱;更多的人则把怀疑、不满的目光投向石光银。那些日子,愁肠百结的石光银睁开眼睛就要酒喝,喝多了就躺在炕上昏昏大睡。
  “光银啊,乡亲们全都看着呢,咱可不能灰溜溜地半途而废。”这一回,轮到妻子给石光银做思想工作了。县林业局的技术人员也赶到家里提醒他:沙地栽树,光凭热情和干劲不行,还要学会技术。
  “狼窝沙难道真的没法治了?我偏不信这个邪。”石光银重新站起来。他背上干粮,步行几百公里,三下榆林、横山等地,学习流动沙地蔽障植树法。
  又是一年春风起,硬汉石光银带领500多人,用驴车拉着树苗和10多万公斤麦秸、沙柳、沙蒿,再次开进狼窝沙。和往次不同,石光银先让大家将麦秸、沙柳、沙蒿每隔三四米埋进沙地,搭起一排排蔽障,然后把树苗栽在蔽障之间。
  “那40多天,我们吃尽了苦头,受够了罪。”三战狼窝沙的情景,石光银刻骨铭心。大沙地里,他们哪里黑了哪里睡,住的是用柳条和塑料布搭起的庵子,吃的是被风吹得又干又硬、咬都咬不动的干粮,喝的是沙坑里澄出的冷水,人人嘴角都起满了泡,脸晒成了“黑包公”。有一次,石光银给工地上送树苗,半路上突然起了沙暴,他被困在沙窝里,裹着老羊皮袄整整蹲了一晚上,差点被沙子活埋了。石光银当时心想:“无非是一死。就是死了,我也要把身子压在沙梁上。”
  天道酬勤。过了些天,石光银惊喜地发现,新栽的杨树枝上长出了鼓鼓的嫩芽。狼窝沙有法治了。
  “先搭沙障后栽树,围栏管护相跟上;杨树柠条搭配好,沙柳锁住大沙梁……”慢慢地,石光银悟出了治沙的门道。在以后的盐化厂、草滩墩等攻坚战中,他的这套“治沙经”屡试不爽。
  “我最看不得乡亲们受穷,只有帮他们过上好日子,这心才会踏实。”
  “老石,这干草咋个种法?”
  “叔,买树苗的钱不够了,你能不能先替我垫上?”
  “光银啊,我那娃总讨不上婆姨,你可得操操心。”
  ……
  在海子梁乡及周边乡镇,群众一有什么难处、委屈,第一个想到的人就是石光银。而石光银又偏偏是出了名的“菩萨心肠”。往往没等人家说完,他早已心软了、眼红了、落泪了。石光银常说:“我从小在沙窝窝里长大,什么苦都受过。我最看不得乡亲们受穷,只有帮他们过上好日子,这心才会踏实。”
  早在治沙公司成立时,石光银就对贫困户倾注了特殊的关爱。在他吸收的127户农户中,一多半属于特困户。村民王志刚家里人多娃娃小,一家人常靠拣野菜、剥榆树皮充饥。石光银千说万劝,动员他入股,并借给他1000元,送树苗500株;孤儿常维国3岁上爹死娘走,一直靠讨饭为生,还染上小偷小摸的恶习。石光银把他招到公司,包吃包住,悉心教导,当亲儿子看待。
  石光银带着这帮“穷光蛋”,一边造林治沙,一边搞起沙产业开发。他请来专家进行规划,建成百亩育苗基地,培育美国大杏、法国葡萄、俄罗斯大粒沙棘和金丝柳等经济树种。还建成饲料加工厂、机砖厂、养猪场、养羊场等企业。去年春天,他又投资办起一个绿色食品厂,将沙芥、苦菜、沙葱等加工成袋装食品。如今,最初入股的100多户农民已经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户,人均纯收入从不到200元增加到2000多元。他们喜滋滋地编了一段顺口溜:家家有余粮,户户盖新房,新式家具摆进房,圈里都有马牛羊。
  当地人的日子慢慢好转,石光银的目光又越过“三边高原”的滩地,投向陕西省扶贫攻坚的硬骨头——白于山区。从1997年至今,石光银承包治理的沙地上先后接纳了60多户来自白于山区的贫困移民。他统一规划,给每一户移民划出3亩宅基地、3亩水浇田,还无偿为他们打井修路,提供树苗、草种,手把手地教他们种植、养殖技术。1999年,经民政部门批准,十里沙移民新村宣告成立。
  石光银没上过一天学,却对孩子读书识字格外上心。看到狼窝沙附近的27名孩子上学难,他马上拿出6万元,修建了一所“黄沙小学”,并以优厚的待遇从外地请来教师。前不久,他又拨出10万元专款,准备在十里沙移民新村建一所像模像样的完小,让附近100多名上不了学的孩子走进课堂。石光银说:“我这辈子是吃苦受累打基础,沙区更美的光景需要有文化的新一代创造。”
  十年树木,春华秋实。石光银先后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十大绿化标兵、全国十大扶贫状元、全国农村优秀人才等光荣称号,并9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还应联合国邀请,在国际防治荒漠化大会上介绍经验。乡亲们开玩笑说:“老石,该满足了。”石光银一扭脖子:“那怎么行。我不能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还要领着大伙,在沙窝窝里再建新功。”
  这不,夏日的晨曦中,石光银那辆褪了色的吉普车又向大漠深处驶去了。(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