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阅读
  • 0回复

降低政府运行成本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6-10
第4版(要闻)
专栏:人民论坛

降低政府运行成本
汪金友
  最近报上有条消息,介绍广西灵川县委、县政府今年出台了一项规定,凡是召开全县工作会议,一律不安排会议用餐,由县机关事务管理局负责,给参加会议的家不在县城的乡镇干部发放伙食补助。会期半天每人补助十元,会期一天每人补助二十元。
  实行了这个办法以后,全县会议经费比去年同期下降了百分之四十一。
  政府管理和企业管理一样,也要讲投入产出,讲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果花十万元就可以办好的事,却花了十五万元,那是一种浪费。有些事虽然暂时没人追究,但作为一级政府的领导,却不能原谅自己。因为那些钱如果省下来,可以办更多的事。
  现在很多市长、县长都说经费紧张。因为经费紧张,许多该办的事不能办,有的甚至连教师和机关干部的工资都不能按时发放。应当看到,降低政府的运行成本,也是缓解政府资金压力的一条有效途径。提高效益的办法有两个,一个是增收,一个是节支。在很多情况下,节支比增收来得更快。
  政府的运行成本,可以列举很多,比如会议成本、文印成本、交通成本、通讯成本、接待成本、考察成本以及办公设施成本等等。仔细想想,按目前状况,其中许多成本都可以大大压缩。把三天的会议压缩到两天,会议经费就可以节约三分之一。像灵川那样把每人每天五十元的伙食标准改为发二十元补助,可节约五分之三。此外,每个县每天几乎都有人到市里开会,如果把每人一辆车改为同坐一辆车,那又可节省多少汽油钱?
  当然,各级政府尤其是市、县政府的主要运行成本还是工资成本。相当一部分县级财政,“人头费”占了总支出百分之八十以上。假如全年财政收入一亿元,就有八千万元开了工资和补贴。有了吃饭的钱,就没有办事的钱。而且吃财政饭的人数总是屡减屡增,一年多于一年。说到这个问题,市、县领导们也多感头疼。
  不是我们想增加,可总有人找啊。实在顶不住,就增一个;再顶不住,再增一个。到年终一看,不知不觉就增了很多个。岂不知,一个小难题化解了,一个暂时烦扰排除了,但更大的难题、更多的烦扰却产生了。因为你让人家进来,就得让人家吃饭,干事不干事都得吃饭。
  降低政府的运行成本,看来主要的办法有两条:一是减人,二是减事。减人的前提是减少总量,要是这边减人,那边进人,去年减了十个人,今年又进了十个人,那减和不减就没什么两样。再就是减人就要真正使吃财政饭的人员得到减少。如果精简只是让他们拿着工资在二线休息,那就只能加大政府的运行成本。减事就是要减去不该干、干不了也干不好的事,减去那些只会给基层和群众找麻烦的事。少一些会议,少一些文件,少一些评比,不仅可以减少成本,而且可以增加效益。
  地方政府的领导拥有财政资金的支配权,但自己只是受当地人民群众委托的理财人。如果总是亏损经营或盲目经营,就会失去人民群众的信任。这一点当时刻牢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