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阅读
  • 0回复

风口浪尖一面旗——记宁德市蕉城区三都澳镇海上“渔排党支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6-10
第4版(要闻)
专栏:“三个代表”在基层

风口浪尖一面旗
——记宁德市蕉城区三都澳镇海上“渔排党支部”
本报记者 宣宇才 董洪亮
  福建宁德市蕉城区三都澳青山海域有100多平方公里的洋面,适宜养殖大黄鱼。1997年初,大黄鱼价格飙升到每公斤256元,高额利润吸引了几千名海内外养殖户。在“渔排党支部”带领下,2000年,养殖区网箱养殖从1998年的..2万箱猛增到12万箱,年产值从1.2亿元增加到10亿元,成为全国最大的大黄鱼养殖基地、育苗中心和海上交易市场。
  然而,去年以来,国际市场鱼价下滑,大黄鱼价格一路跌至每公斤18元,养殖户苦不堪言。“渔排党支部”面临严峻考验。支部委员们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决心带领养殖户迎难而上。党支部先把养殖大户和销售商请来,共商市场对策,他们决定在全国建立68个营销点;成立市场信息开发部,在互联网上发布信息,向养殖户提供国际市场行情;创办海上教育培训中心,向广大养殖户介绍新品种、新技术。接着,党支部成员带头调整养殖结构。党员杨惠生、杨云华分别试养推广2000万尾真鲷和2000多尾海马。考虑到大黄鱼后期饵料的投入大,党员陈沛霖就从山东引进不喂饵料的绿螺,不仅降低成本而且产品全部出口。目前,养殖区先后引进真鲷、红鱼、鲈鱼等20多个市场行情看好的新品种,大黄鱼养殖结构从98%下降到67%。鱼的活动空间大小关系鱼的品质,党员们带头改变旧的养殖模式,将小网箱改造成了抗台风、空间大的大网箱,并在活水塘发展天然围养500多亩。
  面对市场不景气、流动资金紧张、养殖户之间纠纷增加的情况,党支部组织成立了“海上巡回法庭”,及时化解矛盾。党支部书记林守枢一年多来协调解决了30多起纠纷,涉及金额200多万元。一些养殖户因生活困难,子女辍学,党支部筹资60多万元成立了“海上希望基金”,帮扶82名贫困生返校。所有支委长期养成了“拿自己的钱,办公家的事”的习惯,电话费、差旅费、交通费、招待费都是自己掏腰包。
  5月26日,记者乘小艇在“海上社区”的“大街小巷”畅游,放眼望去,派出所、诊所、商店、“110”、“120”、社区服务中心等设施一应俱全,4000多名来自五湖四海的养殖户有条不紊地生产和生活着。林守枢自豪地说,2001年养殖区销量不减,“七一”时“渔排党支部”还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的称号。现在大家正全力以赴吸引外资,搞大黄鱼深加工,拉长产业链,提高市场竞争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