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阅读
  • 0回复

我国大豆产量曾经世界第一,但如今产量已降为第四,由大豆出口国变为进口国,去年进口大豆与国内产量相当。面对洋大豆的冲击,中国大豆还有出路吗?请听来自大豆主产区的声音——大豆真能变“金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6-10
第5版(国民经济)
专栏: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

  我国大豆产量曾经世界第一,但如今产量已降为第四,由大豆出口国变为进口国,去年进口大豆与国内产量相当。面对洋大豆的冲击,中国大豆还有出路吗?请听来自大豆主产区的声音——
大豆真能变“金豆”
本报记者 高云才
  由于洋大豆关税门槛很低,加上其价格优势,国内大豆的市场空间受到从未有过的挤压。为什么我们的大豆产业落后了?国内大豆当真“拼”不过洋大豆、前景黯淡吗?在我国大豆主产区,我们找到了新的答案。
  “老大”为何变“老四”
  其实,我国大豆有着辉煌的历史。大豆原产于我国,从周朝到秦汉,大豆就已成为松花江、黄河和长江诸流域的主要作物。20世纪初,中国大豆开始进入国际市场,与茶、丝齐名,同为三大出口名产。到30年代,我国大豆产量达1130万吨,产量与出口量占世界的90%,称得上“老大”。
  斗转星移,当年的辉煌渐渐暗淡了。黑龙江省五常县幸福乡朝鲜族阿妈妮朴玉珠告诉记者:“我爷爷辈在这里侍弄大豆养活全家,现在我们主要种水稻了。”阿妈妮的话,印证着近代我国种植大豆的由盛极而衰落。
  如今,我国大豆的产量已经由世界第一退为世界第四。原因是对大豆功能的认识。由于粮食短缺时代追求作物高产,大豆显然不敌玉米等作物,淡出了粮食作物主战场。
  正在我国压缩大豆种植面积时,世界上不少国家认识到大豆的营养价值,鼓励发展大豆。现在,美国大豆年产量达到7000多万吨,已占世界总产量的一半,而我国大豆产量在巴西、阿根廷之后位居第四。
  对大豆营养价值的认识还在加深。近年来,科学工作者发现了大豆中的多种微量生物活性物质,可以防止由于营养过剩引起的“富贵病”。研究还表明,多食用大豆是摄取蛋白质最经济的途径,营养学家认为,21世纪是“大豆世纪”。对大豆制品的需求渐增,我国开始变为大豆及其加工产品进口国。90年代初期进口几十万吨,去年进口高达1400万吨,与国内大豆年产量几乎持平。
  进口大豆虽然带来了压力,但也说明,大豆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和成长空间,关键在于如何把其营养价值变为经济价值。
  谁家优谁家劣
  “去年,我一亩大豆才得净收入37块,种大豆太不划算了,连本儿都不够。”内蒙古赤峰市郊区农民刘换民向记者诉苦。其实,这不是老刘一家的困难,洋大豆涌入中国后,国内大豆在市场上的日子不太好过。
  中国大豆暂时拼不过洋大豆,是有原因的。吉林省农委总农艺师杨树久分析说,其一,洋大豆品质单一,或含高油或含高蛋白;而我国大豆种植的品质混杂,既不高油也不高蛋白。其二,洋大豆售卖价格比国产大豆价格低,不利于本地大豆开拓市场。
  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请教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粮油处助理调研员曾令清,她认为,这些分析符合实情。现在我国大豆种植基本由一家一户分散完成,混种的情况比较普遍,尽管使用的可能是某项指标出众的良种,也许含高油或高蛋白,但秋后统统混合收进仓库,往大堆里一掺,结果高油、高蛋白的品质被埋没,在市场竞争上就失去了品质优势。
  是国内大豆品质比不了洋大豆?并不尽然。据悉,东北农业大学育出的“东农42”品种,蛋白质含量高达46%,是国际公认的“蛋白王”,曾畅销日本。只是由于生产、贮藏方式落后,使“金豆”变成了混合豆,平均蛋白质含量大大降低,造成有的外商要求退货,国内许多油脂加工企业舍近求远出国采购。在如此供求关系面前,本地大豆难以构筑自己的坚实价格。
  国内大豆怎能甘拜下风?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研究所研究员周新安谈到中国大豆优势时说,首先,国内种植的是纯天然大豆,符合绿色的健康标准,在这方面,国产大豆有相当的竞争力。其二,一旦我们致力于解决大豆的“混种混收”问题,真正做到专品种种植、专品种收获,大豆变“金豆”并不遥远。
  “金豆计划”在行动
  市场传来的消息令人振奋。今年5月,大连商品交易所的SO205大豆合约,以76.5万吨的巨大交易量完成现货交割,在这次期货交割中,有154家企业卖出大豆,销售货款总额高达16亿元。这充分说明国产大豆供求关系在发生新的变化。事实上,国产大豆的优良品质正在逐渐得到市场的认同,这是振兴大豆产业的一个良好开端。
  正是因为要发挥国产大豆的特长,早在去年,农业部就在酝酿“大豆行动计划”,以图大豆复兴。今年初,农业部宣布从今年开始实行“大豆行动计划”,该计划展示了大豆变“金豆”的完整方案和措施。为落实“大豆行动计划”,农业部部长杜青林年初就带领大豆调查小组深入东北主产区考察大豆产业状况。对于“大豆行动计划”的实施,农业部有关负责人充满信心。
  措施之一是近期重点攻“高油”大豆。目前,色拉油成了城市居民和不少农村居民的主要食用油脂,各类油脂企业对高油大豆需求旺盛。豆农专品种种植高油大豆,又有人指导专品种种植,豆农看到了希望。解决专品种种植问题需要深化。要通过国家的政策扶持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引导,实现我国大豆的专品种种植,将来还要依市场的变化发展高蛋白大豆、鲜食大豆等。
  要抓住主产区东北。现在,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常年播种面积约6000万亩,总产量占全国大豆生产的半壁河山,在商品豆和出口豆中所占比重为70%和90%。农业部农垦局局长魏克佳说,无疑,东北主产区将为振兴全国大豆产业做出示范。
  还要突破加工这个薄弱环节。目前,全国豆制品自动、半自动生产流水线已达1000余条。但无论规模、品种,还是质量,都与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据悉,全世界大豆深加工产值达到1000亿美元,因此过了大豆制品深加工这一关,大幅度提升我国大豆产业才真正有希望。
  目前,黑龙江农垦九三油脂集团和大连油脂集团在东北迅速崛起,标志着我国大豆加工正在向深度和规模化方向迈进,这是一个可喜的局面,也为全面振兴我国大豆产业吹响了号角。完全可以这么说,大豆产业生金之日,就是豆农增收之时。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