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绿色:最具竞争力的产业——千岛湖环保建设纪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6-10
第5版(国民经济)
专栏:

绿色:最具竞争力的产业
——千岛湖环保建设纪实
何如旦
  美丽的千岛湖,处处是一幅幅流动的画,一首首无言的诗。近处,芽黄枝绿,花红松翠;远方,群山含黛,云蒸霞蔚。
  “我们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千岛湖。”曾经多年担任淳安县县长的杭州市副市长孙景淼如是说。优良的生态环境已成为千岛湖参与市场竞争所独有的一种特殊的资源、品牌,成为淳安县最具活力最具竞争力的产业。前不久,该县被国家环保总局确定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试点)。
  透支与积累40多年前,新安江水电站的建设造就了千岛湖。改革开放后千岛湖“因水而兴”,面临着工业文明和旅游经济的强劲挑战。为了保护好这方山水,淳安县采取种种措施,堵截负面透支。每年政府为市民办的十件实事中,至少有两件以上是环保建设上的实事,每年县财政收入有相当一部分用于环保建设。今年春天,全县800多个行政村,每个村都新设一至二名环保管理员,从培训、管理到实施都将投入大量资金。政府对生态农业基地建设和农户生产无公害蔬菜、茶叶都实行奖励。
  量的积累产生质的飞跃。环保教育、环保意识的积累为人的文明和道德的升华创造良好的条件。县委党校的干部培训少不了要请专家上课,每年全县5、6月间的环保宣传月活动雷打不动,中小学生以环保为主题的演讲、书法、绘画比赛如火如荼。几年前,一位县政协委员针对千岛湖湖面有垃圾而无人清理的问题,以提案形式建议建立水上清扫队,县长当即作了批示。很快,千岛湖上就出现了一支水上清洁队。
  下岗与上岗
  从上世纪60年代以来,千岛湖周围相继建起了40余座工厂,从事造纸、钢铁、化工、纺织等生产,对恢复淳安的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立下过汗马功劳。当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发生矛盾时,该服从谁?以1998年关停的两家造纸企业为例,每年的利税损失就有上千万元。昔日为建设千岛湖作出巨大牺牲,如今,又为千岛湖的明天再次作出牺牲。千岛湖人依然像他们的前辈那样“以国为重,顾全大局”。告别了机器厂房,有的去荒山植树造林,有的去开发茶园、种植水果,发展生态农业,还有的扛起扫帚当上了城市美容师。
  一位从化肥厂下岗的工人师傅告诉记者,他下岗后再次上岗,收入比原先在工厂时少了一半。他说:“当时确实想不通,现在想通了,生活质量不能只从单方面看。如果千岛湖由于工厂废气废水污染,我们喝的水是脏的,呼吸的空气是污染的,腰包里即使钱多一点,你能说我们的生活质量、生存质量高吗?”
  保护与开发
  “千岛湖的山水资源得不到有效开发,淳安的经济就难有大的发展。这种开发首先必须是合理有序的开发。只开发不保护,最终结果是得不偿失;只保护不开发,就会因循守旧,制约发展。”淳安县委书记郑熹成这样理解保护与开发的辩证关系。
  对千岛湖保护的措施是全方位立体化的。首先,建立国内最先进的环保监测系统,严格控制全县八大水系溪流入湖垃圾和污染物。每年6月至7月汛期,千岛湖开发公司组织大批人力打捞清理上游垃圾,严禁其流入千岛湖中心湖区。其次,加强执法力度,把好新建项目关,严格执行环保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使用的“三同时”制度,切实把污染控制在项目建设前。再次,科学治山治水,靠营造阔叶林实行林相改造的办法来防治原先单一林相虫害的侵蚀。大面积的绿化,使千岛湖的森林覆盖率逾95%,达历史最高水平。保护就是最好的开发,就是最好的建设。到2001年底,外商投资比三年前翻了一番。打响“住在千岛湖”的品牌后,三年来房地产的每平方米价格比原先增长30%以上。旅游总收入1999年为4亿元,2001年已达6.03亿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