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草原上的城市——恰卜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5-11-13
第3版()
专栏:

  草原上的城市——恰卜恰
  本报记者 李根蒂
和祖国其他地区一样,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也在发生着巨大变化。恰卜恰是青海湖南部正在兴起的一座草原城市。
恰卜恰在西宁通玉树的公路线上,为兼有畜牧业的小块农业区,四面围靠着牧区。这儿是海南藏族自治州的政治中心,又是共和县政治、经济中心,几年前来到这里的机关工作人员还要带着帐篷,现在已出现了一排排新建房屋。在恰卜恰河东岸,县级、州级各机关和国营贸易公司、人民银行、邮电局等国营企业办公用房都已建立起来,还有一所新盖的海南干部学校和一座每月可产二、三十万块砖瓦的小型工厂。恰卜恰河西岸是新建的私营商业区域,有裁缝铺、饭馆、绱鞋铺、骡马店、铁匠炉、理发馆。靠着私营商业区的还有人民医院和供销合作社。从这儿向对岸偏南看去,就是兽医工作站和正在修建的畜产品收购机构。
几年来,设在这里的人民银行有力地扶助了畜牧业的发展。它去年所贷放的资金数量等于前三年的总和。工作人员还具体帮助牧民购进五千五百只绵羊和山羊。同农民得到土地一样,无畜户有了自己的牲畜。今年,人民银行准备再发放三万元牲畜贷款,估计经过这次扶持,全共和县的草原上就都是有牲畜的牧民了。
兽医工作站从一九五零年开始,分途深入牧区,用科学方法防治牲畜疾病。过去以治疗为主,现在已经有可能转入大力预防了。今年,估计可以预防六万七千头牲畜患病。
贸易公司、供销社用合理的价格收购牧民的畜皮、羊毛、奶油和其他畜产品,供应生活必需品,改善了牧民的生活。过去牧民得到廉价的布匹、茯茶和红、白糖、冰糖就已十分满意;现在不同了,他们需要高级绒布、各类精致糖果,要求用四川卷烟代替青海旱烟,照明要用马提灯。贸易公司、供销合作社适应市场要求,正在尽力增加经营的物资品种。货架上摆着的茶壶就有铜的、锡的,以及带有金属花纹的,还有盛奶缸、小孩推车、手摇缝纫机、电筒,直到进口的搅肉机。供销合作社先后建立了八个固定的基层社,还组织了许多流动的贸易小组,利用牦牛、骡子、大车把成百吨的物资运往帐篷,补充基层社门市交易的不足。
恰卜恰的人民医院除为各民族病人治病以外,还向草原居民宣传卫生知识。邮电局沟通了这里同祖国各地的交往。每月有一百二十多种杂志、数千份报纸和信件从北京、天津、上海、西安、西宁等城市送到恰卜恰,再分散投送到机关、帐篷小学和寺院里。也有不少的男、女牧民把信件和电报送到邮电局,发往远在北京、拉萨、日喀则的朋友和亲属。
设在恰卜恰的各机关企业为了更好地为牧区各族人民服务,正在继续从各方面改进工作。贸易公司有了藏民售货员,人民医院吸收男、女藏民学习医务,邮电局汉族工作人员还没来得及学会藏话,藏民来了,邮电局立即去找翻译,局长和其他工作人员一起帮助写信和代写电报。邮运员旅途往返总是带着邮票,把顺路碰上牧民要发的信件、电报和包裹捎回恰卜恰。
一个千百年没有城市的草原,突然出现了城市,不难想像,居住在这里的人们该是多么高兴!
现在,草原上的牧民为恰卜恰的兴起而骄傲。男女牧民吆着牦牛或骑着快马,在这里出卖了畜产品,买进自己心爱的物品。他们瞅着从西宁开往玉树的汽车,数着恰卜恰河畔新盖的房子,欣赏着从前光秃的地上长出的一片一片浓绿的树林。
从恰卜恰归来的牧民到处谈论着看到的各种新闻:百货公司有了什么新货物,河畔上盖起一座新商铺,医院的墙壁涂上鲜红的颜色。每条新闻都激奋着人心。青年男女们为恰卜恰的日益繁荣在帐篷前舞蹈,孩子们吵着要亲自去看看。朋友们互相摇着肩膀询问:“你可曾去过恰卜恰吗?那儿变得多好呀!”老牧民赞叹着:“毛主席太好了,把咱恰卜恰变得和湟源城一样咧。”
恰卜恰这个新市镇出现在草原上,它的意义远不是几座房屋、商店所能表现的,它的出现,标志着一个新的时代在草原开始了,草原将逐步走向经济繁荣和文化的高涨。恰卜恰的出现和发展,说明党在坚持不懈地帮助少数民族建设自己新的生活。恰卜恰是一个有力的号角,它鼓舞着草原上的牧民前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