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阅读
  • 0回复

法国 右翼可望控制国会——国民议会选举首轮投票初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6-11
第3版(国际)
专栏:新闻分析

法国 右翼可望控制国会
——国民议会选举首轮投票初析
本报驻法国记者 郑园园
  继4月21日和5月5日两轮总统选举后,法国于6月9日、16日举行国民议会两轮选举。9日第一轮投票结果已经统计出来,它传达了三个明确的信息:一、以希拉克为领袖的传统右翼胜券在握,6月19日第二轮投票后,它将成为议会绝对多数;二、以社会党为首的左翼联盟受到重挫,丧失议会多数派地位;三、以勒庞为首的极右翼势力得票率大幅下滑,最多只能获得两个议席。
  国民议会选举是选577位议员。全国共划分577个选区,其中法国本土55个,海外省和海外领地22个选区。每个选区选出一个议员,议员经全民两轮投票直选产生。占议会绝对多数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组成议会多数派,组织政府。所以,选议员实质上是选政府,其重要性不亚于总统选举。1997年以来,法国议会由左翼联盟控制,而这次投票意味着左翼掌握了5年的议会“失守”了。一般认为,右翼替换左翼,是总统选举的必然结果。此间舆论打比方说,总统选举好比足球赛的上半场,议会选举好比下半场。上半场,总统希拉克当选后,右翼发誓乘胜前进,一鼓作气拿下议会。
  4月21日总统竞选第一轮投票后,右翼第一大党保卫共和联盟与中右翼政党“法兰西民主联盟”及其他右翼政党组成了“总统多数派联盟”,它既是一个竞选联盟,又是未来右翼大政党的雏形,其使命在于给总统一个“明确的、团结一致”的议会右翼多数派,与总统亲密合作,治理国家。9日的投票中,仅“总统多数派联盟”就独得43.9%的选票。一般估计,第二轮投票后,整个右翼可望获370—400个议席,在议会占压倒性多数。法国舆论把右翼的胜利归功于希拉克—拉法兰搭档,认为希拉克挑选了一位很合适的总理,此人谦虚务实,集中精力贯彻希拉克的竞选纲领,团结政府成员全力以赴工作。拉法兰的整体形象,从外表到作风,没有进攻性,没有分裂性,给选民以安全感,执政仅一个月,就获得64%的民意支持率。
  4月21日,社会党总理若斯潘在总统选举首轮投票败北,退出政坛,一走了之,社会党处于群龙无首的状态,犹如球场上缺少了灵魂人物,难以组织进攻。社会党第一书记奥朗德支撑着局面,领导竞选,但无论从经验还是从威望看,他都还不是一个足以担当大任的人物。社会党未能从总统竞选失利的颓势中走出来,也未能成功组织起左翼竞选联盟,最终导致议会“失守”。
  无论对左翼还是对右翼,第一轮投票传来的最令人欣慰的消息是,没有出现普遍担心的左翼—右翼—极右翼三足鼎立的局面。极右翼在全国567个选区推出候选人,结果只有30人进入第二轮。预计他们中最多只有一两人能够在第二轮胜出。这就解除了极右翼威胁的警报,第二轮的角逐将是传统左右翼的角逐,法国政界及欧洲国家领导人都对这一结果表示庆幸,认为4月21日以后,法国全民动员反对极右翼,不仅导致希拉克高票当选总统,也促使选民在议会选举中三思而行。有调查显示,一些极右翼选民这次把票转投给了传统右翼,另外,希拉克在竞选期间发表电视讲话,为“总统多数派联盟”候选人定下严格纪律:任何候选人若同极右翼人物结成竞选联盟,都将被开除出党,日后也不能参与议会多数派,这些话起到了振聋发聩的警示作用。值得一提的是,极左派也没有取得进展,在总统选举第一轮投票中共获10%选票的三个托派政党,这次仅得3%选票。总理拉法兰称,“这是法国人民反对极端势力的胜利”。
  国民议会选举第一轮投票的一个明显缺陷是弃权率高达36%,为第五共和国历史上议会选举第一轮投票的最高弃权率。以下几个原因可以解释何以出现如此高的弃权率:投票期间,正值世界杯足球赛和法国网球公开赛,不少球迷宁可放弃投票而收看足球和网球比赛实况转播;一个多月来,选民频频被召唤到投票箱前,产生了厌倦情绪;另外,左翼选民中,不少人觉得反正左翼胜利无望,干脆弃权。
  下周日的投票后,法国新议会、新政府将随之产生。右翼号召选民不要弃权,因为最后的胜利还没有到来。同时,它也满怀信心地等待着,希望在一个坚实的议会多数派的支持下,大展治国宏图。
(本报巴黎6月10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