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阅读
  • 0回复

筑桥修路 扶贫帮困 凤凰苗寨有支“不走的工作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6-11
第4版(要闻)
专栏:“三个代表”在基层

筑桥修路 扶贫帮困
 凤凰苗寨有支“不走的工作队”
  本报凤凰六月十日电 记者刘韬、杜若原报道:湖南省凤凰县木里乡关田山村是湘西一个偏僻的纯苗族居住村。通过湖南省新闻出版局驻关田山村扶贫工作队两年多的努力,这个贫困村已经基本实现脱贫,村民人均年纯收入从一九九九年工作队驻村前的六百八十一元上升到目前的一千五百六十元。今年是工作队最后一年驻村,通过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工作队明确提出,要把关田山村领上致富路,工作队走了,关田山村的发展不能停。
  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工作队带领全村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强化扶贫队伍建设。今年建成一千五百米盘山公路、架桥四座,彻底实现寨寨、组组通公路;开辟水源地五处,铺引水管三千五百米,实现户户通自来水。推广五百亩超级杂交稻种植,栽种生姜、辣椒、花生等经济作物一千二百九十亩,使全村户均增收二千元以上;兴办村良种猪养殖基地,预计今年户均增收一千六百元。扶贫队伍建设方面,除了有一个好的村干部班子外,由二十二名青年组成了“青年民兵扶贫攻坚突击队”,承担全村的急难险重任务;成立了“农民科技协会”,下设种植、养殖、作物、信息服务等专业小组,对村民进行技术培训。
  这些措施不仅让农民看到了扶贫给苗寨带来的变化,也使村民觉得这里有支“不走的工作队”,给村民们吃了“定心丸”。村民吴治安以前一直种玉米、红薯,刚够家里的口粮。在工作队的帮助下,去年他养乌鸡赚了三千多块钱,今年还种了枣树、梨树、生姜等经济作物。他说:“工作队来后,我们的生活有了改善,思想得到解放,也愿用新科技了。虽然还是以前的山区,但日子越过越好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