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创新流通方式 开拓农村市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6-11
第5版(国民经济)
专栏:

创新流通方式 开拓农村市场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理事会主任 白立忱
  近年来各级供销社在创新流通方式上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针对不断变化的市场形势,按照“双向开拓”的思路,一手抓助农增收,一手抓市场开拓,成效明显。江苏省供销社的“苏果超市”连锁网点达670家,年销售额52亿元,其经营的产品70%与农村和农产品有着密切联系,50%的销售在农村市场实现,70%的连锁网点在县城和乡镇,已成为引入现代流通方式开拓农村市场的行业龙头。河北省张家口市供销社对亏损停业的经营网点用连锁经营方式进行改造后,迅速成为当地市场的亮点和城市大商业寻求合作的重点目标。在全系统销售额5000万元以上的114家大中型商场中,半数以上已引进连锁等现代流通方式,成为供销社发展现代流通方式的主力军。各地供销社根据农民的消费习惯,发挥根植农村的优势,探索出了农资连锁超市、专业合作社、村级综合服务站等特色经营形式,把农副产品源源不断地推向国内外市场,把质优价廉的消费品和农业生产资料销往农村的千家万户,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村市场的繁荣,同时也找到了改造传统经营网络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尽管供销社引入现代流通方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也有一些好的经验和效果,但从总体上讲,现代流通方式引入农村的时间较短,发展也很不平衡,与服务“三农”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有些供销社营业设施和经营网点仍处于分散化、零细化状态,组织农村市场流通的能力不强、整体规模效益不高。不少基层经营单位实力下降,经营方式、经营体制不适应大市场、大流通的要求。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外分销商纷纷把目光投向我国农村市场,并利用其雄厚的资金实力、先进的经营管理技术在农村抢滩占市。这些既是挑战,也是催人奋进的机遇。
  供销社要在开拓农村市场中发挥龙头组织作用,不能满足于把现代流通方式简单地从城市引入农村,而要适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适应新时期服务“三农”的新要求,因地制宜,创新发展,增强竞争力和生命力。
  第一,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资源改造发展。要充分利用供销社现有的经营门店、专业合作社、村级综合服务站、庄稼医院、配肥站等,通过设施改造、网络重组、人员培训,实现现代流通方式的改造,成为现代流通方式向村、镇延伸的捷径。要以大型流通企业为依托建立配送中心,加强现代物流体系建设,提高向农村市场辐射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加大与社会力量联合改造的力度,提高改造的效率。通过改造与发展,使农村流通组织重新走向组织化、网络化、规模化,提高流通生产力,实现农村商品流通的跨越式发展。
  第二,把发展现代流通方式与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结合起来。用现代流通方式改造供销社网络一定要有新的理念和内容,就是要与助农增收、与供销社的办社宗旨结合起来,把现代流通方式置于合作制中。推动连锁组织大力发展消费合作社,与消费者、特别是广大农民社员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形成独特的、稳定的服务群体。现代流通方式不仅适用于消费品和农业生产资料经营,而且可以成为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载体。供销社的连锁组织要充分发挥城乡经济交流、连接千家万户农民与千家万户城镇居民的纽带作用,形成工业消费品、农业生产资料、农副产品流通的循环圈,实现助农增收,促进国民经济发展。连锁组织可以成为连接专业合作社和农户的龙头企业,成为连接两个“千家万户”的中介组织。通过我们的连锁组织,不仅把适销对路、价廉物美的工业品及时送到农民手中,而且要充分发挥流通对生产的促进作用,引导农民生产,帮助农民推销农副产品,更好地实现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市场的对接。
  第三,发展现代流通方式要紧密结合农村的实际。就是要因地制宜、务求实效,要符合国情,特别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消费的实际。发达国家在发展连锁经营方面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可供借鉴,但绝不能照搬,要通过“嫁接”使之适合于中国的土壤。张家口市供销社提出的“小超市,大连锁”战略就具有供销社特色,结合了我国农村的实际。我们的连锁组织在县城、集镇有良好的发展势头,要不要下伸到村里、以什么形式出现、怎样布局等,都要根据农村消费的特点认真研究。
  第四,搞好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管理手段。创新流通方式,并不是简单开办几个连锁店,发展几种新的业态,而是有着丰富的内涵,包括经营理念、管理体制、技术装备、人员素质、基础设施的现代化等很多方面。要积极运用现代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创新经营服务方式,整合系统网络和经营优势,提高服务水平,推动传统经营业务的产业升级。
  第五,以创新流通方式为契机,推动供销社的全面改造。以现代流通方式改造经营网络,与基层社、社有企业、联合社的改造之间有着紧密的关系,是供销社改革的关键,能够带动供销社的全面改造。连锁经营以经济利益为纽带,对孤立、分散的基层社和经营服务网点进行重组和布局结构调整,有利于促进基层社按经济区域建社,优化流通资源配置。社有企业通过改造可以成为连锁经营的龙头,或与连锁企业进行多种形式的联合。不管哪种形式,都要按照产权主体多元化这个方向,调整社有企业的产权结构,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各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可以打破各自为政、自我封闭的状态,进一步推进开放办社和联合社职能的转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