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阅读
  • 0回复

为生命寻找十万分之一的希望 社会各界救助战士蒋友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6-11
第6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社会之窗

为生命寻找十万分之一的希望
 社会各界救助战士蒋友清
  本报讯 6月7日凌晨,与白血病魔抗争了3年之久、备受媒体关注的第二炮兵某安装团战士蒋友清,静静地躺在解放军总医院血液科,接受骨髓移植手术。专程从部队赶来的蒋友清所在团政委李文全,将全团官兵亲手叠的千纸鹤、战友签名的慰问卡等吉祥物,隔着窗口一一向他展示,蒋友清略显苍白的脸庞,露出了淡淡的笑容。
  1999年6月,23岁的蒋友清参加国防工程施工时突然晕倒,被确诊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医生判定其存活期仅有两个月。为挽救这个普通战士的生命,部队上下和社会各界,同死神展开了一场“生命争夺战”。二炮杨国梁司令员、隋明太政委先后6次批示有关部门,要求不惜一切代价全力救治蒋友清,并亲自到医院看望,鼓励蒋友清坚定战胜病魔的信心。蒋友清所在部队多次召开会议研究抢救方案,并设立30万元的专项救治资金。重庆市、济南市等地群众自发捐款数十万元。爱的阳光沐浴着蒋友清,他的生命奇迹般地延续了3年。
  “骨髓移植”是目前医治白血病的唯一有效手段,但骨髓配型成功率非常低,直系亲属中约有五十分之一,非直系亲属则只有十万分之一。在蒋友清与家人骨髓配型失败后,为寻找十万分之一的希望,蒋友清所在部队数千名官兵争相捐献骨髓,济南、重庆、洛阳等地数万名群众加入志愿者行列。济南市“十大文明市民标兵”齐亚珍,带领全家三口做了骨髓配型实验。洛阳市拥军模范、“兵妈妈”乔文娟得知自己的骨髓无法与蒋友清相配时,难过地哭了。她四处寻找救命的骨髓,并苦苦守候在蒋友清病床前。经多方努力,今年3月,有关方面终于找到一例与蒋友清相合的骨髓配型。消息传来,热心的救助者惊喜不已,蒋友清动情地说:“我的生命早已不属于我自己!”
  为确保手术成功,解放军总医院和二炮卫生部门作了精心准备。从凌晨开始,殷红的血液透着生命灵光一滴滴注入蒋友清的肌体。数小时后,主持手术的韩晓萍医生面带微笑地宣布:“骨髓移植手术顺利完成。”等候在手术室门口的人们长出了一口气,仿佛心中一块石头落地。蒋友清的父亲蒋汝才,这位曾当过兵的农民汉子,声音哽咽地说:“友清能绝处逢生,是他前世修来的福。感谢部队首长和战友,感谢那么多素不相识的恩人!”
  据介绍,骨髓移植手术完成后,最怕产生排异反应和并发症,仍需要一段时间的观察治疗。千千万万关心蒋友清的人们,正热切期待着生命奇迹的出现。
(董聚山 伍旭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