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阅读
  • 0回复

真情·妙悟·哲思——读《孙毓霜诗词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6-11
第11版(大地·评论)
专栏:新作鉴赏

真情·妙悟·哲思
——读《孙毓霜诗词选》
  晓雪
  诗如其人,人为其诗。最近读了《孙毓霜诗词选》,我感到他那诗人特有的真挚的燃烧的爱。从20世纪60年代初写《初恋》、《饥渴》、《度荒》,写送别承受冤枉和打击被迫离校的同窗学友的《辞行寄语》和怀念母亲的《儿行千里母担忧》到40年后写《家风》、《荷塘听雨》、《月是故乡明》,这种朴素、诚挚而深沉感人的真情,是始终一贯的。
  古人说过:“诗是心声,功名之士,决不能为泉石淡泊之音;轻浮之子,必不能为敦庞大雅之响。”孙毓霜上世纪90年代以来已连续出版了三部诗词集:《碎石集》、《砾石集》、《砂石集》。作者以石自况,以“粉岩碎砾磨成砂,不改石心性自华”,“制瓦烧砖修广厦”,“奉献无求入万家”作为自己的人格追求和人生目的,他用“碎石”、“砾石”、“砂石”命名自己的诗集,正体现了这样一种“奉献无求”的石子精神。身为企业家,他管理着国营大型企业,他想到的却是“节约能固本,浪费潜伤元。”“勤劳收获储,俭朴度丰年。”他热情歌颂孔繁森:“国人怀念孔繁森,一展勤廉万世尊。点点星星豪气在,星星点点铸英魂。”他对贪污腐败、对弄虚作假、对社会上一切丑恶的东西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愤怒的鞭挞。这也正是我们觉得他的诗词比那些无病呻吟、毫无内容和意义或莫名其妙、使人如堕五里雾中的东西,更值得重视和肯定的原因。
  《孙毓霜诗词选》分为《劳动诗篇》、《岁月偶拾》、《托物言志》、《风雨游踪》、《人生百味》、《大千理趣》六辑,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大千世界,宇宙人生,宏伟建设,平凡劳动,风雨雷电,小花小草,友情爱情,旅途感受,无不入诗,而且大都写得朴素清新,诗意盎然,耐人品味。
  有些东西,似乎很难用诗来表达,但由于作者满怀深情的长期观察、反复思考和独特感受,也能有所“悟”,而从中发现和开掘出某些诗意来。如《企业》:“企字人居上,成城众志求。安全操作稳,质美产销优。精品功夫硬,名牌用户熟。奉民为上帝,生意莫言愁。”
  这里,关键在一个“悟”字:“顿悟”、“妙悟”、“透悟”。古代诗论家曾反复强调过:“造物之妙,悟者得之。”“顿悟能为诗”,“造奇语于众妙之中,非透悟弗能也”。这个“悟”字也并非很神秘,不可捉摸。宋代诗论家陆桴亭说得好:“人性中皆有悟,又功夫不断,悟头始出,如石中皆有火,又敲击不已,火光始现”。企业家兼诗人孙毓霜正是因为热爱生活而又好学多思,长期坚持业余读书写作,“功夫不断”,“敲击不已”,才不断产生“妙悟”,获得灵感,而不断写出诗情与哲理相融合的诗作。如《振动筛》、《袖珍工具》(四首)、《岸柳》、《风筝》、《向日葵》、《赏菊》、《春兰》、《墨香》、《致友人》等等,就连参观一个核工厂或驱车在滇西山区公路上奔驰,他也“悟”出了凝聚着人生哲理的诗:“山沟建厂缩浓铀,血汗年华默默流。世上莫言原子小,成功一爆震全球。”“回头已过数重山,又有群峰在阻拦。曲峭悬崖盘壁路,险行乐趣在其间。”
  真情、妙悟、哲思……诗歌的精髓统一为整饬的乐章,我们祝愿诗人在新的生活中写出更多节奏鲜明的好诗,使今天的生活在古典的节奏中得到生动的表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