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阅读
  • 0回复

在学习中与时俱进——重温《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6-11
第12版(大地·文化纵横)
专栏:

在学习中与时俱进
——重温《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欧阳山尊
  60年前,我参加了延安文艺座谈会,今天重温《讲话》,我仍然感到很受启发和教育,有许多内容值得我们结合实际,与时俱进地学习、思考。
  毛泽东同志在《讲话》里首先着重提出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他说:“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他明确提出文艺应为人民大众服务。毛泽东同志说:“要使文艺很好地成为整个革命机器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的武器,帮助人民同心同德地和敌人作斗争。”在抗日战争阶段,我们最主要的任务是打败日本侵略者,建立新中国,所以那时的文艺首先是为抗战服务。新中国成立以后,面临新的任务和情况,人民的范围有所变化。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我们党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方向。
  一段时期以来,某些文艺工作者似乎忘记了《讲话》提出的文艺应为谁服务的问题,一味地宣扬“文学的最高目的就是自我表现”,沉浸在自己狭隘的个人世界里,热衷于写阴暗的、灰色的东西,而失去了一名文艺工作者对人民对国家对党的事业的责任感,这对我国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健康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有鉴于此,我们应当按照、遵守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文艺工作的方针原则,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不允许毒害人民、污染社会的东西泛滥;必须在继承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立足于时代精神,吸收世界文化的优秀成果,不允许搞民族虚无主义和全盘西化。回顾历史,对照现实,我认为,在文学艺术应该提倡什么、反对什么的问题上,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都是一脉相承的。
  《讲话》中提到“应该容许各种各色艺术品的自由竞争,”50年代,毛泽东同志又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进一步表明了我们党尊重艺术规律的科学态度,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文艺的发展与繁荣。有人把“双百”方针错误地理解为绝对自由,甚至只让错误的东西放,不让马克思主义争,这是片面的错误的,是对社会主义文艺方针的一种歪曲和误解。毛泽东在提出“双百”方针的同时,还提出了六条标准,邓小平同志在“四项基本原则”中特别强调了其中最重要的是社会主义道路和党的领导,这就充分证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同“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是有机统一的。离开了社会主义文艺的正确方向,“双百”方针也就得不到正确的贯彻。
  有关文艺批评的问题,毛泽东同志在《讲话》中说:“文艺界的主要斗争方法之一,是文艺批评。”他对当时文艺界的一些错误思想和糊涂观念进行了分析和批判,有力地促进了中国革命文艺的健康发展。近几年来,胡编乱造歪曲现实和历史,鼓吹西方腐朽思潮,一切向钱看,把精神产品商品化、庸俗化等现象在文艺界有所抬头。面对这种情形,文艺批评的责任就更加重大了。在这些方面,还需要加大力量来完成任务。
  总之,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文学艺术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典范,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60年的风雨岁月中,它对中国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前进和发展所起到的巨大指导作用,是永不磨灭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