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阅读
  • 0回复

摒弃“滑吏”作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6-12
第4版(要闻)
专栏:人民论坛

摒弃“滑吏”作风
季音
  据史书记载,在封建社会的官场上,有一类官员,被人讥称为“滑吏”。这些官员的主要特点,就是处事圆滑,上下周旋,躲避矛盾,推诿责任,不主持公道,凡事不得罪人。他们为官的唯一目的,就是保住自己的乌纱帽,谋求不断晋升官职。
  “滑吏”作为旧官场上的一种普遍现象,今日已不复存在。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滑吏”遗风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并未绝迹。只要留意观察,就不难发现,在少数干部身上,仍然可以看到近似“滑吏”的影子。这些同志庸俗的处世哲学及其作风,背离了党和国家对一个领导干部的要求,与共产党人的道德和品格是格格不入的。
  本来,一个有理想、有社会责任感的国家干部,对待工作应当一心为公,坚持原则,刚直不阿,在是非面前旗帜鲜明,坚决维护国家与人民的利益,不怕得罪人。而这些干部则不然。他们遇事八面玲珑,对上表面恭顺,唯唯诺诺,实则搪塞应付,不担风险,不积极而有创造性地去执行上级交办的任务。对左右和下属,则是搞“好人主义”,一味无原则地迁就,或封官许愿,或慷国家之慨滥发钱物;对本单位各种违纪违法行为,睁只眼闭只眼,实际上成了不正之风的保护伞。
  诚然,当前我们的工作任务繁重,干部之间,上下级之间,应当亲密团结,和衷共济。但团结是有原则的,不能以团结为借口而放任各种错误思想与行为。现在有些干部把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传统法宝丢到脑后,在他们所管辖的单位里,没有批评与自我批评,倒是不切实际的廉价表扬与吹捧之风甚盛,民主生活会走过场。这是不可取的。
  有位领导同志不久前著文指出,当前干部作风上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官僚主义与形式主义,表现之一就是言行不一。这说出了“滑吏”作风的一大特点。现在有些干部,往往说的是一套,做的又是一套;对上级汇报的是一套,在下边干的又是一套。这种言行不一的坏作风,只会损害干部的形象,在群众中失去威信。
  所谓“滑吏”作风还有种种表现,说到底,它是一种不老实作风。有这类毛病的干部,从表面上看似乎是“和事佬”,“老好人”,但实际上私心很重。他们的所作所为只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求得仕途的发展。他们没有照党的要求那样说老实话,办老实事,襟怀坦荡,扎扎实实工作。这种作风的最终结果,是既害人又害己,因为在我们的干部队伍里,毕竟正气占主导地位,搞歪门邪道的人最终难免栽跟斗。“滑吏”在历史上就为一切正直人士所不齿,今日焉能得逞?
  党中央领导同志曾经多次指出,凡国家机关的干部和公务员,都要做到清正廉洁,勤于公务,坚持原则,刚正不阿,公道正派。为了更好地实践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我们就得摒弃包括“滑吏”作风在内的各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歪风。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