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阅读
  • 0回复

在宁波市鄞州区高桥镇,有一位私营企业主,在三年多时间里,先后救了八条人命。花了不少钱,还耽误了生意。他究竟获得了什么? 张月华:一位企业家的雷锋情结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6-12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人生舞台

  在宁波市鄞州区高桥镇,有一位私营企业主,在三年多时间里,先后救了八条人命。花了不少钱,还耽误了生意。他究竟获得了什么?
张月华:一位企业家的雷锋情结
  夜幕下,公路旁,一辆摩托车横卧地面,一男一女躺在血泊中。“救救我们吧!”一位戴眼镜的姑娘向驶过的车辆不停地拦、不停地求。一辆桑塔纳戛然而止。与广东客商谈生意的张月华欲开门下车,可车主说,“张总,算了吧,万一人死在车上,太不吉利了,我们广东人很忌讳的……”张月华没有迟疑,迅速把昏迷中的男青年抱上了轿车。被他的举动所感动,旁边一辆桑塔纳的司机也将受伤的女青年抬上了自己的车。一前一后直驶宁波急救中心。
  抬伤员,招呼家属,联系医生。当时,男青年昏迷不醒,女青年瞳孔放大,闻讯而来的伤者家属又没带足够的钱,就是带足了钱医生也不敢保证救活,除非奇迹发生。见囊中羞涩的家属忧郁,张月华掏出3000元塞给家属先用。回到家里,妻子抱怨丈夫上午接待外商时刚换上的一套崭新西服沾满了血渍……可喜的是,奇迹真的发生了:男女双双活了过来。
  发生在今年4月宁波市的这幕悲喜剧,是42岁的张月华3年来的第八次。当过兵,干过人事工作的他,10年前下海经商。办起了鄞州波华工艺塑料有限公司。每当听到有人呼喊“救命”、看到有人倒在血泊中时,他总会义无反顾地伸出援手。在部队服役时,张月华就崇拜雷锋学雷锋,为此还立过功。
  1999年4月20日下午,正在高桥镇长乐村探望母亲的张月华,忽然听到有人在喊救命。他循声奔去,见一女子抱着个已停止呼吸的溺水小女孩在号啕大哭。张月华忙上前把孩子放平,然后趴下,对着女孩的口做起了人工呼吸。约过了20分钟,孩子的眼睛慢慢睁开,吐出了一摊污水。同年12月8日,正在上班的张月华听说附近工地有人触电,便立即赶过去。只见搅拌机旁的泥地上躺着一中年人,脸发紫,已没了呼吸。他先叫人切断电源,然后跪在地上,口对着那张满是泥浆唾沫的嘴做起了人工呼吸,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半小时后,这个外地民工终于起死回生。
  为救人“撵”外商他也在所不惜。也是一个晚上,张月华开车送日本客商桥本回宁波市区。途经高桥镇联升村的一条机耕路时,见路中央躺着一个“血人”。他用商量的口吻与第一次来公司洽谈商务的日本客商说:“桥本先生,请你下车先回我公司,我得立即送伤者去医院。”桥本点头称是。张月华驾车把伤者送到宁波市第二医院。急诊医生说,此人要不及时送到,就无抢救希望了。当一切安置妥当离开医院时,张月华方才想起半路上被自己怠慢了的日本客商,于是急急赶回公司向外商致歉。
  在张月华的办公室里挂着许多面锦旗,那是被他救过的人送来的。这几年,张月华救人破费不少,时间也搭进不少,商海沉浮,可他的企业却日益红火,10年间,从家庭作坊成长为资产近千万、员工上百人的小明星企业。在他的主要客户中,就有那两位曾被他“撵”下车的广东和日本客商,“张经理品格高尚,我们跟他做生意塌实”。员工们也一心一意为企业,因为他们认准了这个理:张总连素不相识的人都肯帮,怎会亏待我们呢?构建一个人帮人的社会,每个人的付出都会有回报,这正是张月华的期望。(附图片)
张月华(左)从受助人手中接过锦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