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阅读
  • 0回复

固新镇:镇干部进村先签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6-12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

固新镇:镇干部进村先签到
  本报讯 如今,在河北省涉县固新镇各村村委会,都放着一本镇干部签到簿。针对一些乡镇干部脱离群众、作风漂浮的不良现象,固新镇规定,每个镇干部每月下村工作时间不得少于半个月,有驻村任务的干部要蹲在村里,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每天由村干部对镇干部考勤;没有驻村任务的镇干部,每天早8时在乡镇点名签到后,再奔赴各村第二次签到。镇里要求每个镇干部下乡必须撰写民情日记,并及时向镇领导汇报。
  固新镇还组织督导小组不定期进村入户,调查每个干部在村里的工作情况,对工作不实和假签到、写假民情日记的干部进行通报和处分,把干部下乡签到、写民情日记以及为群众办实事情况作为干部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此举减少了干部不下乡或者下乡溜号、工作不实的情况。
  镇干部进村签到的办法,既给干部戴上了“紧箍咒”,也激发了干部为群众办实事的热情。邢家村和大矿村是镇里的两个“老大难”村,矛盾尖锐复杂。副镇长张海平带着铺盖卷住进这两个村,他白天和群众一道干活,晚上组织干部逐户调查,一件一件地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50多天时间化解矛盾纠纷达120件,许多陈年旧案得到了解决。农业技术员任文堂每天奔波于各村,走到哪儿就规划到哪儿,传技术到哪儿,被群众称为“科技喇叭”。
  5月20日,记者在云头村的修路工地上看到,镇干部正和群众一块挥镐舞镢,手推肩挑,干得热火朝天。镇党委书记介绍说,小小的签到簿把干部和群众的心系在了一起。镇干部的这种实干精神感动了村干部和群众。在修黄花山风景区旅游路时,孔家村64岁的孔令司老汉,身患贲门癌,但还是吃住在工地上,他说:“镇里的干部连家都顾不上回,在这儿流着汗使劲干,我们修自己的路更得好好干啊!”
(江拥军 武卫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