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阅读
  • 0回复

人口管理信息化刻不容缓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6-12
第10版(立法与执法)
专栏:法制纵横

人口管理信息化刻不容缓
罗建平
  管理治安必须管好人口。目前,人口管理之所以不好管,主要原因是我国人口流动的规模不断扩大,从农村转移出来的富余劳动力不断增加,人口在地区和产业间的流动日益频繁,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已经失去了原有的约束力,人户分离现象日益突出,社会管理存在漏洞。
  人口难以有效管理,往往使违法犯罪分子有机可乘。近年来发生的许多重大恶性案件,究其原因,往往是因为不能及时发现违法犯罪分子,不能有效地预防违法犯罪活动。
  人口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上述问题,说明现行的人口管理方式已经难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我们必须探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口管理的有效途径。一方面,要继续坚持专门机关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的传统,依靠基层组织、依靠人民群众来管理人口,维护治安;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成果,加快人口管理信息化的进程,抓紧建设全国联网的人口管理信息系统,努力实现几个转变:一是由手工登记向计算机存储的转变。二是由小区域管理向全国大范围管理的转变。三是由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的转变。四是由部门信息分割管理向各有关部门信息共享的转变。
  人口管理信息化改革刻不容缓。当前首先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抓紧研制、发放新一代的公民身份证。运用高新技术手段(包括IC卡技术等),增强公民身份证的防伪性能;加大身份证的信息存量,特别是存入指纹等个人资料,以利于政府有关部门和银行、保险、航空、电信、证券等行业单位查验。为了满足管理、保密等工作要求和保护个人隐私的要求,公民身份证存储的信息可以分为不同的等级或区域,有些信息只能由政府有关部门了解和掌握。
  加快人口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和联网。人口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应当统一规划、统一建设,以公安机关现有的人口管理信息系统为基础框架,扩大系统的容量,增加必要的个人信息的存储,避免各部门重复建设、浪费社会资源。人口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应与新一代公民身份证的研制、发放相同步,促进公民身份唯一编码制度的建立。
  加快公民个人信用系统的建设。在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档案随人走的微观管理机制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者频繁流动、个人行为日益多样化、社会对个人行为进行动态管理的需要。现行的人事档案记录了个人的学历、经历,却没有及时记录个人的信用状况,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的信用状况是最受重视的。为了严密社会管理,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建立公民个人信用系统不仅十分必要,而且非常迫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