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阅读
  • 0回复

“拿得起”与“放得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6-13
第6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有感而发

“拿得起”与“放得下”
耿显榜
  最近,两位在县级领导岗位上干了四五年的朋友即将被调离工作岗位了。对此,一位朋友忧心忡忡,担心不能换个好岗位而情绪低落。另一位朋友则泰然处之,并开导这位同事说:“咱们干了这么多年的热门岗位,酸甜苦辣都尝过了,还有什么放不下的心事呢?”这后一位朋友在对待组织调整上的心态,无疑是健康的。用一句俗话来形容,就是“拿得起、放得下”。
  “拿得起”,就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时,要能够急流勇进,敢挑大梁,卓有成效地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自己的职责。“放得下”,就是一旦工作需要,被调离了自己所热爱、所熟悉的工作岗位,而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不怎么吃香的岗位,甚至被降为“配角”和“闲职”时,要能够坦然对待,不论组织上把自己摆在什么位置上,都能够在那个位置上尽心尽力、发光发热。事实上,有很多人在“拿得起”方面是表现出色的,而在“放得下”方面则表现差劲,情绪低落,一蹶不振,怨天尤人,牢骚满腹,实际上成了“放不下”的同义语。为什么“放不下”呢?无非是放不下架子,放不下面子。说得更严重点,就是放不下自己的位子、票子、车子。可见,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就必须淡化“当官”观念,增强党员意识,真正把自己看成是组织上的人,一切听从党的安排,也就是要努力做到“拿得起”与“放得下”。
  时下,机构改革方兴未艾,县乡换届选举也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每个领导干部都面临着“上”与“下”的问题,经受着进退留转的考验。越是在这样的关键时刻,越是要有“拿得起”与“放得下”的心理准备。当党和人民需要自己“上”的时候,就应该振奋精神,开拓进取,以争上游、创一流的工作成效来回报党和人民的信任;当党和人民需要自己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时,就应该主动让贤,愉愉快快地做好交接班工作,使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当党和人民需要自己继续留在现职领导岗位上时,就要发扬成绩,纠正缺点和不足,争取为党和人民做出新的贡献;当党和人民需要自己转换岗位、从事新的工作时,就应该万事从头做起,努力适应新环境,饰好新角色,创出新佳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