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阅读
  • 0回复

丑奇奇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6-13
第12版(大地·副刊)
专栏:金台随感

丑奇奇丑
王朝闻
  出现于文论中的“出奇制胜”,像是借鉴关于军事斗争的概念。在事物的运动过程里,异态与常态的差别不是固定不变的。不过在实际生活里,出奇而不能制胜的结局常有。
  奇与不奇,是比较而言。罗丹在《艺术论》里称赞十九世纪西方画家的新发明——画中飞奔的马,两只前腿一并伸向前方,两只后腿一直伸向后方,这是一种合理的虚构,极快的摄影机也不可能记录出这种动势强烈的姿态。其实,罗丹没有见过出现在中国汉代画像石上的奔马。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已经创造出这种传神的形象。知此,罗丹见解不再显得那么新奇了。
  在中国传统艺术里,出奇而能制胜的形象随处可见。京剧《打金砖》,塑造迷于酒色、错杀开国功臣、事后愧悔和恐惧得神经似将崩溃的皇帝刘秀,就是戏曲的形式美在反映生活丑时的魅力。“倒僵尸”等具有高难度的技术,正是演员经历了千辛万苦锻炼出来的。这样应用虚构与夸张的特技,不仅令我们感到新奇,而且觉得这样对于昏君的批判更加深入。在戏曲领域里,这样强烈地表现内心矛盾的人物和情节不少。1956年前后,我看过川剧《伐子都》,同样以艺术的特技抨击了外貌美而灵魂丑的子都对自己的恐惧。
  但人们的兴趣多样,片面追求奇而实丑的现象也有市场。香港一家报纸发表了一篇文章,题为《疯狂至极的世界》。从转载此文的报纸上我见到十幅大有“疯狂”性的图片。在头脑尚未发昏的观众看来,图片中那些装怪象的行为是奇丑的,却也有人喜欢它们。
  图片的解说词,帮助我了解图片中的怪现象。有一个苏格兰爱丁堡的女性,称为“身体穿缝饰物最多的人”。“她身上刺孔穿有七百六十多件饰物”,单是用来说话与吃东西的舌头,它固有的适用功能暂被忽视,给它穿缝上了三十件饰品。从图片上看,这个女性头上的饰品所造成的假象,像是一些群集而不知名的大寄生虫。
  单看图片标目也能感到,以丑为美的倾向在国外也吃得开:“吃蟑螂最快的人”,“皮肤拉得最长的人”。够了。题为《扭曲脸的冠军》那幅图片里,五官扭曲得令人感到极度恶心。中国传统戏曲脸谱之一,是象征坏人的破脸。破脸脸谱虽是对丑的揭示,却也没有忽视脸谱的装饰性。而“来自英国坎布里”这个六十三岁的男性,却凭他的歪脸“先后十次赢得扭曲脸部世界冠军”,也“常出现在广告和CD封面上”。由此可见,你不喜欢有人喜欢。
  这样的你或我不是少数人,上述哗众取宠的洋货可能吸引追腥逐臭的精神苍蝇,把它们当做摹仿的对象。也像中国产的“行为艺术”把吃人肉当作观念更新那样,审美观念堕落的现象不是精神健康。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