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阅读
  • 0回复

空洞化的误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1-17
第7版(国际)
专栏:经济札记

  空洞化的误区
  管克江
  近期以来,日本媒体频频提及“产业空洞化”。一家权威杂志刊出特集,标题为《恐怖的空洞化》。一些人认为,由于日本企业大举移师海外,减少了国内投资和就业机会,从而加剧了经济不景气。
  产业空洞化,又称空心化,包括两方面意思。一方面是指一国工业部门大量向国外转移并在国外完成全部生产过程,同时国内工业部门减少,形成“外实中虚”的局面。另一方面指经济结构的脱工业化和服务化。日本舆论所指的空洞化,往往是第一方面的意思。
  日本产业向外转移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的。1985年西方发达国家签订“广场协议”,日元从此大幅升值,日本形成了庞大的金融资本。日元升值使日本国内生产成本提高,职工工资水平跃居世界第一。大批民间资本涌向海外,在海外设厂或收购当地企业。针对这一现象,日本国内舆论惊呼出现“产业空洞化”,担忧日本资金和技术外流。结果,大多数资本依然留在国内,投资在证券和不动产方面,导致泡沫经济不断膨胀。
  近年来担忧空洞化的思潮再次流行。泡沫经济破灭以来,日本持续了10年的不景气。最近出现了进一步衰退的迹象。许多人感到不安的是,日本企业加速向海外转移,将导致日本就业状况恶化,本土产业和技术领域出现空洞。日本经济结构审议会估算说,如果任由这种倾向发展下去,日本的经常项目盈余将大幅度减少,到2006至2010年期间,本来可望达到3%左右的日本经济增长率将停留在0.5%的水平,失业率将达到5%以上。
  日本有些人大肆炒作“空洞化”的议论有两个原因。一是想转移视线。当前日本经济的实质是结构问题。日本在高技术领域和技术集约型产品方面竞争力落后于欧美;在传统工业和劳动密集型产品方面竞争不过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20世纪80年代后期本是进行结构性变革的大好时机,但日本政策失误,没有取得多少进展。如今日本虽然拥有世界第一的外汇储备和贸易盈余,却不知往何处去。把经济困境归咎于空洞化,将减轻民众对政府的指责。
  二是另有所图。与“空洞化”同时常常见诸报端的另一个词汇是“中国经济威胁”。一些媒体在报道中日贸易状况时,故意夸大日本企业对华投资和中国产品对日出口的实情。给人一个印象是“日本大量对华投资,结果中国产品威胁了日本经济增长”。实际上中国对日出口增加的同时,日本对中国出口也在大幅增加。只是因为对美国和亚洲其他地区出口减少太多,日本贸易盈余去年上半年出现大幅减少。另据日本贸易振兴会发表的投资白皮书,日本对中国的直接投资从1996年起连年下跌。直到2000年出现增长,但投资总额不到10亿美元,不及中国吸收外资总额的1/40。多年来,日本对外投资的主要地区不是中国,也不是东南亚,而是欧美。1999年,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80%在欧美地区,而这些情况在日本报刊上鲜见报道。
  向海外转移生产是任何发达经济体的必由之路。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投资自由化,资本和资源必然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最佳配置。日本对中国和亚洲地区转移的多是传统工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这对劳动力成本高昂的日本有益无害。许多日本企业因此获得新生。
  美国制造业的海外生产比例达30%多,几乎是日本的两倍,却没有人担忧产业的空洞化。这是因为美国自身不断进行产业技术改造和创新,同时开放市场吸纳海外的优势产品,形成了良性循环。而日本一方面要求外国开放市场,自己却在市场开放上设置重重壁垒,一方面要求外国加大对日投资,自己却犹豫不决。专家指出,日本应当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加快进行产业重组,将国内的夕阳产业转移海外,大力开拓朝阳产业。这才是日本产业的出路。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