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将每一美元的援款看成是“种子钱”,通过示范和放大作用,充分发挥其最大的效益 中国与国际无偿援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6-17
第7版(国际周刊)
专栏:

将每一美元的援款看成是“种子钱”,通过示范和放大作用,充分发挥其最大的效益
中国与国际无偿援助
外经贸部国际司司长 易小准
  我国接受多边和双边援助约60亿美元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的改革开放政策为我国开展对外经济合作打开了大门,从而改变了长期以来我国在国际经济合作中只对外提供援助、不接受西方国家无偿援助的做法。1979年,我国开始接受联合国开发署、联合国人口基金、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国际组织向我国提供的无偿援助,并陆续接受一些友好国家提供的援助。据统计,截至2001年底,我国接受多边和双边援助资金约60亿美元,已经完成和正在进行的项目共有2000多个。20多年来,国际多边和双边无偿援助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中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人均收入低,尤其是在改革开放初期,经济相对落后,人民生活水平较低,各项经济、社会指数在发展中国家的排序也比较靠后。按照国际社会根据经济社会指数确定的无偿援助标准,中国完全有资格享受国际援助。在中国的大门打开之后,一些国际组织和友好国家相继与中国发展无偿援助项目合作,我们利用近60亿美元的无偿资金建设了一大批项目。约60亿美元的资金在我国过去20多年经济社会发展支出中可谓是沧海一粟,但它所发挥的作用和它所产生的积极影响是巨大的。
  弥补建设资金不足,引进先进管理经验,加快人才培养
  1981年,我国利用日本政府赠款建造中日友好医院,引进了大批当时被列为最先进的医疗设备,同时也全面引进了先进的管理经验。1982年,联合国人口基金为我国第三次人口普查无偿提供了21台当时由于西方国家的技术封锁而无法在市场上买到的IBM4300系列电子计算机,这对我国第一次利用现代化手段开展人口普查工作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国际多边和双边无偿援助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才培训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也产生了积极影响。20多年来,我国政府通过多边和双边无偿援助渠道派往国外学习、进修的人员已达数十万人。此外,还在国内举办了大量的专业技术研讨班、培训班,建立了众多培训中心。例如,德国援助的“天津现代工业技术培训中心”,加拿大援助的“成都企业管理中心”等,这些援助项目的实施既为我国培养了大批管理和技术人才,也引进了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模式。另一方面,外国政府和国际组织还派出了数以万计的专家、教授来华传授知识和经验,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
  1986年,我国开始实施扶贫战略计划,并且在此领域实行了开放政策。我们在受援工作中,积极利用多边和双边无偿援助,致力于老、少、边、穷地区的脱贫致富和培养当地经济的“造血”功能,帮助贫困地区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发展道路。特别是我国政府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后,各援助国政府和国际组织纷纷积极响应,在制定新的对华援助战略时均把“扶贫”和“西部大开发”作为援助的重点。据初步统计,近年来,用于扶贫开发项目的资金约占对华援助总金额的70%左右,这些国际援助的资金和项目,促进了上述地区的经济发展,帮助当地人民脱贫致富。这些援助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我国资源的不足,而且赢得了宝贵的建设时间,缩短了受援贫困地区与沿海地区之间的差距,获得了预期效果。
  援助中国的1美元资金往往可以产生10美元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一位援助国的主管部长在参观该国援助的中国项目后这样评价:中国执行的受援项目所产生的良好效果是其他受援国无法相比的,援助中国的1美元资金往往可以产生10美元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这样的评价其实并不夸张。中国始终十分重视国际社会提供的无偿援助,认真选择、设计、执行无偿援助项目,注意将援助项目安排在最急需的领域和地区,将每1美元的援款看成是“种子钱”,通过示范和放大作用,充分发挥其最大的效益。这种做法不仅受到了援助国的赞赏,而且对我国进一步争取更多的国际无偿援助资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我国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主要依靠自力更生,同时也要积极、充分地利用国外的资金和先进技术。我们重视外援,但不能依赖外援。目前,我国仍有3000万人口尚未摆脱贫困。要使这部分人口尽早摆脱困境、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改善他们的卫生保健、教育等方面的质量,不仅是中国政府要优先解决的重点问题,也是今后我国与国际机构和友好国家开展无偿援助合作的重点领域。(附图片)
  云南大理民族中学的学生利用日本政府无偿援助的语言教学设备进行听力训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