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重庆人喜吃辣椒,但重庆市场上的辣椒却大多来自外地,巴南区瞄准了这个市场——“小辣椒”做出大文章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6-17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

  重庆人喜吃辣椒,但重庆市场上的辣椒却大多来自外地,巴南区瞄准了这个市场——
“小辣椒”做出大文章
本报记者 崔佳
  重庆人饮食喜麻辣,对辣椒情有独钟。但有些令重庆人汗颜的是,重庆的辣椒产量并不大,主城区市场上的辣椒大多来自贵州等地。重庆市委书记贺国强曾在前年年底的一次会议上对此“发难”:“重庆火锅天下闻名,为什么我市辣椒产量、品质却不高?”他建议有关部门和区县认真研究一下这个问题。
  辣椒虽小,市委书记亲自“点题”,给了全市区县领导很大的启发。那次会议结束后,巴南区区委书记姚代云回到区里,第一件事就是找来各乡镇的领导商议。有的干部认为,辣椒种植在重庆多年难成气候,恐怕是“水土不服”。姚代云提出,农业结构调整不能抱守陈旧观念,要敢于争先,尊重科学,充分调查研究和论证,力争种植出重庆自己的优质辣椒,抢占这块市场。
  在区委、区政府的鼓励下,地处远郊的接龙镇动起了种植辣椒的念头。去年春节期间,镇上一班人利用假期前往贵州的“辣椒大镇”遵义市虾子镇取经考察,结果令他们吃惊不小:巴南区不仅具备辣椒生产的自然条件,还可以将辣椒的成熟期提前一个月,更能满足市场需求!接龙镇领导当机立断,经与对方协商,一项“对方提供种子、肥料、农药、技术并保证产销”的订单终于到手。
  去年春,一场以辣椒生产为龙头的农业结构调整在巴南大地悄然展开。由巴南区和接龙镇领导牵头的辣椒生产领导小组成立了,姚代云书记亲任组长,由专职人员组成的镇辣椒生产办公室和各试点村的辣椒生产指导小组也成立了。为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当地鼓励农民本着自愿的原则发展生产。他们首先在铁石村搞起了200亩辣椒生产示范片区,经过反复筛选,颇受市场欢迎的贵州条子椒和小米椒脱颖而出。在随后的种子现场会、苗子现场会、栽植现场会和管理现场会上,农户们经历了一次由传统种植模式向大规模成片栽植的“洗脑”过程。疑虑一扫而光,信心和干劲十足,2500户农户坐上了直接通向市场的“快车”,3166亩辣椒在巴南区生根、发芽。
  效益很快就显现了。去年该区种植的这3000多亩辣椒,平均每亩经济效益达到1000多元,许多辣椒还未到成熟就被定购一空,农民们尝到了甜头。接龙镇伯石村农民彭芝学喜悦中带着遗憾:“每公斤卖10元钱,这一项就收入2000元,比起零星种点菜强多了。早晓得种辣椒有这么大的‘搞头’,我就不止种两亩了。”
  谈及此,姚代云书记感慨良多:“农业结构调整要符合市场的规律,把握市场的脉搏,这是巴南区上上下下达成的共识。发展辣椒生产就是一次成功的尝试。”他告诉记者,今年全区辣椒种植已扩大到了5个乡镇,总面积达2万亩,重庆市有一家泡菜厂闻讯已准备迁至巴南。“重庆人可在不远的将来吃上更多正宗的重庆辣椒。”姚代云说。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