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阅读
  • 0回复

发展物尽其用的循环经济,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发展经济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之间的突出矛盾——循环经济:必由之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6-17
第12版(企业界)
专栏:

  发展物尽其用的循环经济,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发展经济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之间的突出矛盾——
循环经济:必由之路
本报记者 费伟伟
  报废的发动机还有用吗
  报废汽车的旧发动机回收后,作为废钢回炉,只利用了其价值的3%。而把旧发动机作“毛坯”,按新发动机标准对主要零部件清理、检测、加工,更新易损件,实现旧发动机再制造,然后作为维修配件使用,一来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二来也解决了因产品更新、旧型号配件停止生产后的供应问题,真是一举多得。上海大众就是这样做的。
  上海大众从1998年起开始生产再制造发动机,保证与新发动机性能、质量一样,售后服务、索赔条件也一样,作为配件进入上海大众的销售和维修服务网络,而售价仅为新发动机的55%。仅2001年就向市场投放了2200台这样的发动机。
  再制造在我国只是“小荷才露尖尖角”,而在国外已是“映日荷花别样红”。德国大众1998年再制造产品销售额达6.7亿马克,配件发动机89%为再制造。美国的再制造部件企业1996年的产值即达530亿美元,解决了48万人的就业。
  任何一种成功的经济模式,无不是先进发展理念指导下的产物。为解决经济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多年来提出了各种发展模式和战略,“循环经济”就是目前国际上最能代表这一思潮的一种战略模式选择。再制造产业的兴起,便是“循环经济”的实践成果之一。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已成为国际社会的两大趋势。
  循环经济: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
  循环经济相对传统经济而言。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其特征是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循环经济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让所有物质和能源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持久地利用,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
  目前,在发达国家,循环经济已蔚成风气,有的国家甚至以立法的方式加以推进。如德国,在1996年就颁布实施了《循环经济与废物管理法》,规定对废物的优先顺序是:避免产生-循环使用-最终处置。日本于1998年公布了《家用电器回收利用法》,并于2000年召开了一届“环保国会”,通过和修改了多项环保法规,如《推进形成循环经济型社会基本法》、《促进资源有效利用法》、《食品循环资源再生利用促进法》等,并均已于2001年4月付诸实施。欧盟和北美国家也相继制定了鼓励废物或副产品回收、绿色包装等方面的法律和实施要求。如法国提出2003年包装材料85%循环使用;奥地利要求必须对80%的回收包装材料进行循环处理或再利用。
  循环经济不仅得到了发达国家政府的推动,也得到了企业界的积极响应。比如杜邦化学公司,从80年代末起,即组织厂内各工艺之间的物料循环,以达到少排放甚至零排放的环境保护目标。他们通过放弃使用某些环境有害型的化学物质、减少一些化学物质的使用量以及发明回收本公司产品的新工艺,到1994年已使该公司生产造成的废弃塑料物减少了25%,空气污染物排放量减少了70%。
  清洁生产带来了什么
  循环经济是一种“物尽其用”的先进经济形态。它强调“三大原则”: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减量化”针对输入端,即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物质和能源的流量,对废弃物产生是通过预防的方式,而不是末端治理的方式来加以避免。“再利用”是延长产品和服务的时间强度,尽可能多次或多种方式地使用物品,避免物品过早成垃圾。“资源化”针对输出端,通过把废弃物再次变成资源以减少最终处理量,即废物的综合利用。
  清洁生产是循环经济的基本形式之一。去年结束的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援助的辽宁本溪实行清洁生产、治理工业“三废”项目,堪称循环经济在我国的一次生动实践。本溪市将该项目与1998年市政府实施的以末端治理为主的环境治理规划作了一个对比。清洁生产项目所产生的环境效益为削减粉尘9吨,废水783.3吨,固体废物109.2吨;而末端治理项目为削减粉尘1.6吨,废水188.7吨,固体废物6.9吨。每万元投资清洁生产的效益远远高于末端治理方案。由此可见循环经济在节省资源、保护环境和削减污染方面重要作用之一端。
  我国资源紧缺,人均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主要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在我国已探明的45种主要矿产中,2010年可以满足需求的只有21种,到2020年仅剩6种。要确保国家经济安全和长远发展,必须实施资源战略。而国内外大量的实践已经证明,发展循环经济是实施资源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最重要和最现实的选择。
  还有一个十分紧迫的现实问题是,我国是家用电器生产和消费大国,上个世纪80年代投入使用的电冰箱、洗衣机、电视机绝大多数已到了报废期。国家经贸委预计,今后几年,我国需报废和回收处理的家电数量将大幅度上升,每年需报废电冰箱400万台,洗衣机约500万台,电视机500万台以上。潜藏的安全隐患、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十分严重。
  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为此撰文指出,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是传统经济不可避免的突出矛盾。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深层矛盾,就必须尽快在发展方式上实现由传统经济到循环经济的转变,这是我国21世纪的战略选择。
  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情况如何?国家经贸委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司副司长周长益告诉记者,我国目前虽然还没有明确提出发展循环经济的口号,但已在清洁生产、生态工业、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国家经贸委从1999年开始,选择了10个城市、5个重点行业开展清洁生产试点。目前,九届全国人大已将《清洁生产法》列入本届人大立法规划,将依法推动企业实施清洁生产,这在国际上也将是第一次。
  纵观国外经验,发展循环经济都是从废弃物管理入手的。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每年的再生资源回收价值已达2500亿美元。目前,我国的再生资源(废旧物资)回收加工体系也已初步形成,共有各类企业5000多家,回收网点16万个,从业人员140多万。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塑料、废橡胶、废纸、废玻璃等六大类废旧物资年回收量在5000万吨以上,总值逾450亿元。
  周长益认为,发展我国的循环经济也要既考虑现实,又面向未来,当前重点要通过建章立制推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向产业化方向发展。目前,国家经贸委已将《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管理条例》列入立法计划,正会同有关部门抓紧研究起草。同时,与此相关的《废旧家用电器回收利用管理办法》、《废旧轮胎回收利用管理办法》、《废电池回收处理管理办法》、《木材节约代用管理办法》等规章的起草制定工作也已启动。他强调,我国正通过加快立法步伐,全面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由传统经济向循环经济转变。
  有关专家强调,发展循环经济一方面要依法推动,另一方面,社会参与也不可或缺。目前,全世界钢产量的45%、铜产量的62%、铝产量的22%、铅产量的40%、锌产量的30%、纸制品的35%来自于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这个比例大大高于我国同类资源回收利用的情况。靠什么做到这一点?一个重要原因是发达国家消费者的参与度较高。循环经济要求每个消费者将消费产生的废弃物及时清理、分类,以满足下一阶段生产活动中对原料的需求。只有负责任的清理、分类,才有高质量产品的产出。
  “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在循环经济日益崛起的今天,这句话的内涵更加丰富。中华民族要实现新世纪的伟大复兴及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模式由传统经济转向循环经济,已是必然选择。这也要求我们每个消费者,必须完成从身份到观念再到行为习惯的转变。你准备好了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