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阅读
  • 0回复

写在太空的忠诚——记解放军总装备部喀什航天测控站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6-20
第1版(要闻)
专栏:

写在太空的忠诚
——记解放军总装备部喀什航天测控站
新华社记者 奚启新 新华社通讯员 刘程 本报记者 贾西平
  编者按:从“东方红一号”卫星到“海洋一号”,从“神舟一号”飞船到“神舟三号”,我国航天事业凯歌高奏,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各族人民,振奋了民族精神。今天,我们高兴地向读者报道解放军总装备部喀什航天测控站的事迹,这是一篇航天凯歌背后的故事。喀什站从1968年成立至今,在航天测控这个高科技领域,创造一个又一个令世人赞叹的奇迹,原因就在于这支掌握着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的部队,有对党、对祖国的无限忠诚,有藐视一切困难、勇攀世界科技高峰的决心,有立足现有仪器设备创造一流成果的聪明才智和精神风貌。这些都是喀什站官兵事迹的感人之处,也是应该向他们学习的地方。
  在祖国西北边陲,在新疆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西端,活跃着一支神奇的高科技部队。
  他们守卫的不是千里边防,而是茫茫太空;操纵的不是火炮坦克,而是电脑雷达。他们发出的每一道指令,进行的每一项操作,都攸关中国航天事业的大局。
  这就是中国航天测控网中的喀什航天测控站。
  这个站组建34年来,共完成了39颗卫星、3艘飞船、7枚战略火箭的测控任务,成功率100%,创造了中国航天测控史上的奇迹。
  为表彰喀什航天测控站的卓越功绩,中央军委曾颁布命令给他们记集体一等功。
  无愧为中国航天“第一站”
  我国发射的中低轨道航天器,大多从东南上空入轨,绕地球飞行一圈后,从西北上空进入我国。这时,最先对航天器实施跟踪和控制的就是喀什站。因此,人们称它为中国航天测控“第一站”。喀什站只有首先成功地捕获目标并进行有效测控,才能把测控的“第一棒”交给后面的测控站。这犹如接力赛跑,丝毫闪失,都会影响航天发射的全局。因此,从建站的第一天起,确保测控100%的成功,就是全站上下持之以恒的工作标准。
  1968年,喀什站的创业者们赶着毛驴来到西部边陲,为执行我国第一颗卫星的跟踪测量任务,在茫茫旷野中架起通向太空的“天梯”。那时,我国的航天事业刚刚起步,航天测控技术还是空白,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他们住在地窖里,点着煤油灯,凭着坚韧的意志,矢志不渝,刻苦学习,很快掌握了航天测量技术。
  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卫星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当卫星绕地球飞行一圈刚进入我国上空时,喀什站就迅速捕获了目标,为测控中心准确预报卫星飞经世界244个城市上空的时间,提供了精确的测量数据。那天,当太空中传来了《东方红》的乐曲声,喀什站的许多技术人员都流下了激动的眼泪。
  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航天发射的任务越来越多,航天测控由单星测控变为多星测控,由短期跟踪变为长期管理。测控手段、测控方式发生的诸多变化,对综合测控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面对新的挑战,喀什站把锻造一支能决战决胜的航天测控铁军,作为一项重要任务。他们以试验任务为背景,把试验技术难点作为科研攻关重点,不断推动技术进步,向科技创新要战斗力。一套设计寿命为10年的跟踪设备,他们经过精心维护和改造,延长使用了35年。一套新型的测量设备,他们进行了技术创新,测量精度提高了一倍。
  1994年2月,我国发射“实践四号”卫星。这是一颗大椭圆轨道卫星,远地点高度为36000公里,而喀什站主要跟踪设备有效跟踪的最大距离只有1万多公里。青年工程师陶峰大胆创新,对设备进行改造,使跟踪距离达到了4万公里以上。
  今年5月15日,我国长征运载火箭同时将“风云一号”和“海洋一号”卫星送上了太空。
  102分钟后,当两颗卫星从西北方向进入我国上空时,喀什站迅速捕获目标,实现了双星同时测控,创造了中国航天测控的新纪录。
  屡创航天测控奇迹
  天有不测风云,在充满风险的航天事业中更是如此。1990年9月3日,我国发射的第一代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风云一号”入轨不久,星上主计算机受到空间粒子的冲击突然失灵,导致太阳能电池帆板不能打开,无法给卫星供电。而星上蓄电池的能源只够维持卫星绕地球飞行一圈。如果不及时启动星上备用计算机,卫星因没有电源将成为一颗“死星”。航天测控指挥中心立即向喀什站下达了紧急抢救的命令。
  这时,卫星正以7.5公里/秒的速度向喀什站上空飞来,留给测控人员的有效抢救时间只有14分钟。在这短短的时间里,他们必须完成目标捕获、向卫星注入指令、进行数据比对和判断等一系列测控动作,否则卫星将飞离喀什站测控范围,星上的能源也随之耗尽。那时,任何抢救手段都将无能为力。
  危急时刻更显英雄本色。当卫星刚一出现在喀什站有效测控范围,就被跟踪设备紧紧锁定。随之,测控人员第一次向卫星注入指令。伴随着计算机键盘快捷有序的敲击声,负载着数据指令链的无线电波飞向了太空。
  “卫星未执行,注入失败”。这时,有效时间还剩下6分钟。指挥员临危不乱,立即下达命令:“进行第二次注入!”计算机屏幕再次显示反馈数据:“卫星未执行,注入失败。”这时,有效时间只剩下了最后1分钟,情况万分紧急。
  由于事前拟定了各种处置异常情况的预案,指挥员果断下令:“再次注入!”无线电指令以30万公里/秒的速度传向卫星。瞬间,计算机屏幕上显示:“指令执行”——卫星上的备用计算机启动,太阳能电池帆板终于打开,充足的电能注入了星体。
  抢救成功了。航天部门发来贺电称:“‘风云一号’卫星抢救成功是我国卫星发展史上值得引以自豪的一件喜事,也是世界卫星史上的奇迹。”
  临危受命,这对喀什站来说已经不是第一次。在卫星发射和运行期间,由于许多不可知的因素,随时都会发生异常情况。为了提高航天测控应急处置能力,喀什站每次执行航天测控任务都要制定几套应急处置方案;每一位参试人员对各种方案,特别是关键技术环节都烂熟于心,保证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多年来,喀什站每年要担负多起紧急情况下的卫星抢险,仅去年就执行了25起,每次都获得成功。
  献给祖国的是无限忠诚34年来,喀什站创造了一个个航天测控的奇迹。而奇迹的背后,闪烁的是航天测控人员对祖国航天事业的无限忠诚。
  今年4月14日上午,喀什站正在对“神舟三号”飞船轨道舱进行跟踪。突然,驻地附近发生地震,操作台摇晃,灯光忽明忽暗,一阵轰隆声由远而近。地震!喀什站官兵清醒地意识到,此刻发生了什么。然而,大家没有丝毫慌乱,所有人员纹丝不动地坚守在各自岗位上,屏气凝神地注视着屏幕上一个个跳动的数据。10分钟后,跟踪任务结束,大家才深深地舒了一口气站了起来。
  事后地震台通报,这是一次5.2级的地震。而当时谁也不知道,地震有多强,持续时间会多长。大家说,航天测控的关键时刻,就是天塌下来我们也要用肩膀顶着。
  这样的故事很多。1996年10月,喀什站在执行某卫星跟踪任务时,超期服役15年的一台设备突然发生故障,导致发射天线停止转动,使得测控指令无法注入卫星。操作手姚彦成毫不犹豫地爬上20米高的天线平台,冒着发射机微波辐射的伤害,用人工操作1吨重的天线沿着卫星飞行轨迹转动。强大的电波射向了太空,而他的双手却血肉模糊,手心上的皮全部磨掉了。
  驻守边陲,生活的寂寞和清苦长期考验着航天测控人员。喀什站的几任领导班子成员都是老边疆,现任站领导中有6人在边疆工作了20年以上。他们率先垂范,恪尽职守,带领全站官兵把喀什站建设成世界一流的航天测控站。
  喀什站的科技人员绝大多数毕业于内地高等院校,为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他们不为利欲所惑,甘愿扎根边陲。近3年来,有22名干部为了安心在喀什站工作,说服在内地工作的妻子、丈夫到边疆安家落户。
  有着11年军龄的老战士赵文恒,因为有一手绝活,地方一家电力公司多次以高薪想把他挖走,都被他婉言谢绝。其实,他何尝不想挣大钱,去支撑困难重重的家。每次探家,身体有病的妻子都流着泪求他:“别干了,回家吧。”但工作岗位需要他,他义无反顾地留在了军营。
  “我们离家很远离北京很近,离荣耀很远离责任很近,离繁华很远离明天很近……”这就是中国航天测控第一站几代官兵的心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