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3阅读
  • 0回复

思想不能脱离实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6-20
第9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思想不能脱离实际
郑剑
  思想是人类特有的精神花朵。在大千世界的万事万物中,只有人类具有思想的能力,可以形成理论、认识、观念等有别于物质形态的东西。人类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离不开思想武器的指导。而人们要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就必须使自己的思想符合而不能脱离客观实际。
  思想是从客观实际中产生的。马克思主义认为,存在决定意识,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离开了物质的载体,思想就不复存在。人类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这种认识一开始表现为感性认识,感性认识积累多了,就会产生飞跃,上升为理性认识,这就是思想。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具体的、历史的,人们总是以现实为起点来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这就决定了人们的思想不能脱离实际。我们生活在地球上,那就是地球而不是别的什么星球成为我们思想的出发点。违背规律,主观臆想,得到的只能是支离破碎的思维残片。不顾历史条件和现实情况的变化,思想脱离实际,行动就会发生偏差和失误。
  思想又是能动的。思想来自物质,但不等于物质;思想是对客观实际的反映,但不是机械的反映,这一特性使思想呈现出无比丰富的内涵和斑驳陆离的色彩。一个个的人构成生动而纷繁的社会,人类社会的思想包罗万象,极其复杂。思想使人博大、深刻,能够“心骛八极,神游万仞”;思想使人类变得无比聪慧、更有力量,能够认识自我,改造世界。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类从蒙昧走向文明,从传统走向现代,思想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然而,正是由于能动性的存在,思想的发展并不总是与现实的需要同行,与历史的前进同步。由此,思想也就有正确和错误之别,有先进和落后之分。符合客观实际的思想是正确的思想,它们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不符合客观实际的思想是错误的思想,它们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评判思想正确与否的依据只能是实践。思想脱离实际,不外乎两种情况:思想远远滞后于时代,不是与时俱进,而是因循守旧,以这样的思想指导实践必然导致僵化和停滞;思想大大超前于时代,貌似先进,实则飘渺,以这样的思想指导实践必然陷入急躁和冒进。这里还有一个如何对待前人的思想和进行创新的问题。前人的思想给我们提供的是前进的阶梯而不是创造的羁绊,如果我们拘泥于其中而停顿不前,那就误解了思想的意义,甚至可能违背了前人的初衷。要求思想不能脱离实际,并不是压制创新,也不是反对张扬个性,但指导人们行动的只能是符合客观实际的思想。对一个人是这样,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更是这样。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党80多年的奋斗历史表明,什么时候我们的思想符合中国的实际,我们的事业就顺利发展,反之就遭受挫折。正如毛泽东同志指出的:“思想必须反映客观实际,并且在客观实践中得到检验,证明是真理,这才算是真理,不然就不算。”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力量。而“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这是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在社会实践不断发展的情况下,我们的思想认识也必须随之前进。从这个意义上说,努力做到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解放出来”,使我们的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客观实际,更加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时代发展的要求,既是坚持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我们党坚定地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21世纪的三大历史任务,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客观要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