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5阅读
  • 0回复

“一荣俱荣”弊端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6-20
第10版(党的建设者周刊)
专栏:有感而发

“一荣俱荣”弊端多
士心
  “一荣俱荣”,这里是指一个人或一个单位、部门或地区,只要有了名气,各种荣誉就会纷至沓来。这一做法,弊端很多。
  首先,这样做不符合客观实际。一个人的能力各有不同,一个单位、部门或地区特点也不一样,虽然在某一方面比较突出,但绝不可能样样都行。一个人是优秀的经营者,但不一定就是个优秀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反之亦然。而一个地区由于某种机遇或自身努力,成为富裕的村镇,但未必就一定是精神文明、党建工作或计划生育等的典型。
  其次,这种做法会产生“一俊遮百丑”的负面效应,不利于先进典型的全面、健康成长。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即使是先进人物或地区,也有向他人学习的必要,以取长补短,不断努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如果由于其某一方面突出,就把所有的荣誉都堆加上去,不但会挫伤其他人或地区的工作积极性,而且会滋长先进典型的自满情绪,裹足不前。
  “一荣俱荣”的现象,根源是我们的评先选优部门的工作作风存在问题。不少出现这一现象的地方,大多是因为组织评先选优的部门,对“先进”的导向作用、对评先选优的重要意义缺乏深刻的认识,对参评对象不愿做深入、细致、规范的考察,不愿意不断地挖掘、总结新的“先进”,认为优上加优,既保险又省事,致使出现了某个人或单位、部门、地区年年荣誉称号成堆成串,而其他人对先进失去竞争欲和新鲜感的后果。
  荣誉是一个社会价值的“指挥棒”,有非常明确的功能定位,目的是褒扬先进,鞭策后进。如果不分青红皂白,胡乱堆砌,就会使荣誉称号贬值、失效。因此,在评先选优工作中,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按照有关规范和走群众路线的原则,选出各方面不同类型的“先进”和“优秀”,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各项工作的开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