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8阅读
  • 0回复

着眼于人民的利益——一份有关质量问题的报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6-20
第12版(大地·副刊)
专栏:

着眼于人民的利益
——一份有关质量问题的报告
范咏戈
  一
改革开放,中国创造了经济奇迹,中国的老百姓是最直接的受益者,琳琅满目的商品使人目不暇给,消费品短缺时代已成为历史的记忆。然而,物质商品极大丰富的背后,一股暗流在涌动。这就是:假货。以下的事例并非笔者为了炒作而编造的事实。
  一位老干部乔迁新居,买来一副外观颇漂亮的席梦思床垫。好日子不长,老同志开始浑身奇痒。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决定翻晒一下被褥,这个不经意的举动,却让他大吃一惊:翻开床褥,只见飞蛾起舞,无数蛾子的幼虫正在其中蠕动。割开席梦思床垫,发现床垫里竟是一层层又脏又乱的、已看不出什么颜色的碎毛,肉虫更是不计其数。
  东北一位女学生为矫正视力戴上了新配的眼镜后,非但没能让自己的眼睛看得更清更远,反而出现了头晕眼花、恶心呕吐的症状。经眼科专家及质检部门权威人士共同检测后才发现,她所配的眼镜比实际应配的度数高出二百多度。镜片原料更是我国早已明令禁止使用的塑料产品。
  一个秋收的季节,河北、山东、河南等省的农民在使用了假农药后,数十万亩棉田绝产。农民蹲在田地里,手抓黄土、泪水冲天。那一大片绝收的庄稼,农民爬满泪水的脸颊,那眼中饱含着的痛楚、辛酸、无奈以及愤怒,在让人触目惊心的同时,感到的更是害怕。他们才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啊!没有了粮食,我们十三亿人吃什么?没有了棉花,我们十三亿人穿什么?
  驾驶三菱帕杰罗、奔驰MB100的司机,先后有人因制动管路布置有严重设计缺陷翻车丧命或摘取脏器。
  一段时间里家庭主妇间互相提醒着:当心呀,大米有化了妆的毒大米,酱油里掺了毛发水,白糖里加了吊白块,瘦肉里也有瘦肉精……
  果真这样下去,老百姓真的要不敢穿不敢用不敢吃不敢喝了。吸空气去吧,空气也有污染。“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政府不下决心治理,怎么能体现“三个代表”?中国果真假货泛滥,又怎能成为世界经济强国?
  是到了向假冒伪劣说“不”,与这股暗流决斗的时候了!
  二
假货猛于虎的现实引起了政府高层领导的忧虑和高度重视。一个强化政府有关部门职能,打假扶优的战略决策逐步成熟。2001年4月,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将原国家技术监督局和原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合并,成立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加强对市场经济及产品质量的监管力度。一个符合国际惯例,有利于市场经济条件健康发展的新机构诞生了。与此同时,还成立了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这两个机构犹如两只翅膀,辅佐在质检总局左右,分别履行统管全国认证认可和标准化管理的职能。构筑“一体两翼”的框架,是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大手笔,是坚持改革开放、全面落实“三个代表”的重要举措。它让质检总局领导感到了肩上担子的分量。
  国务院领导当面向质检总局领导发出了“忠于职守,敢于负责,严格把关,保国安民”的号召。
  用局长李长江的话说,这十六个字就是质检总局的“局训”。质检总局的一切工作,都要在这个“局训”下行动。
  坐落在北京市繁华商业区蓝岛大厦一侧的质检总局临时办公大楼,一个时期来常常是灯火彻夜通明,机构改革人员定位;落实国务院领导指示参与规范和整顿市场经济秩序的一道道局令、公告从这里发出;从源头上把住质量关的一个个决策被提上了议事日程;重拳出击,严厉打击假冒伪劣的调查组、暗访组从这里被派往全国各地……一位原国家商检局的老领导握着新任质检总局领导的手说:入世了,你们要当好“质量之神”啊!
  三
人们都还记得,今年春节将近时,正当数以千计的家庭主妇为能否采购到“放心年货”不无担忧的时候,国家质检总局向社会公布了米、面、油、醋、酱五项食品抽查结果,这次专项抽查共调查企业六万零八十五家,检验样品五万零五百七十六个。质检总局把这五类食品质量抽查合格并具备保证产品质量条件的八百零六家大中型企业在各类媒体上公布。总算让主妇们买到了“放心年货”。
  千万百姓开始知道了“国家质检总局”是个做什么的部门。据统计,中央电视台每周的“质检报告”收视率一路飙升,已在新闻联播、焦点访谈之后位列第三。
  如果说,春节前的五类食品抽查,还只是新成立的国家质检总局新春佳节奉献给中国老百姓的一份见面礼,那么再让我们看这“见面礼”的另一份清单:
  列为今年从源头上打假的“一号工程”是:棉花打假,以打击“黑心棉”、“垃圾棉”为主;食品打假,突出了米面肉油;汽车打假,要打掉那些拼装的“三无汽车”。还有化妆品专项打假,农药、种子、化肥打假等,全都是涉及人民群众生活与健康的行业和领域。
  6月的某一天,深夜两点,总局领导的身影出现在湖南省打假的第一站——某市假酒、假电器、假奶粉制造地。
  该地造假分子人员多,造假规模大,又比较分散隐蔽,有的造假分子甚至把造假地点设在牛槽、马栏、猪圈、厕所等地方。而且当地民风强悍,有的甚至是全家老少齐上阵,男女一起去造假。在战役打响前,这位总局领导向部属严肃指出:这就是一场战役。打假人员一定要做到胆大心细,不放过一个造假分子,不漏掉一个造假窝点,确保一网打尽。
  经验丰富的总局领导从一个造假分子的手机里得知,远处还有另一个更大的仓库。他们又连夜冒雨及时赶到十几里外,在一个设在山洞里的仓库中,缴获几百箱假五粮液、假金六福。
  在这次打假行动中,共抓获了十几名造假分子,年龄最大的有五十多岁,最小的竟然才十二岁。
  类似行动太多太多,无法一一详备。这里有一份质检总局成立以来打假的战果统计:共出动执法人员一百六十万人次,捣毁制假售假窝点一万一千个,查获假冒伪劣商品货值二十三亿元,揭露十万元以上大案要案一千二百起,其中的百万元以上大案四十起,向公安机关移交案件二百三十起。这份统计被中央领导称为“功德簿”。
  与此同时,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也打响了全面清理整顿我国认证认可市场秩序的第一炮。3月26日,国家认监委在历时三个月,行程数千公里,通过暗访调查等形式取得证据之后正式对外公布,六家境外认证机构在境内代理机构存在严重的违法违规经营行为。认证认可是企业进入市场的“通行证”,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十分突出,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认证认可工作起步比较晚,到现在还有很多企业并不确切地知道认证认可到底是怎么回事。而随着我国的成功入世,许多企业已经越来越认识到取得这张“通行证”的重要性。某些机构正是利用企业认证知识的欠缺来违法经营、违规操作,以谋取不当利益。国家认监委工作的序幕正是从这里拉开的。
  四
打假工作任重而道远。因为正如马克思早就说过的一句至理名言:当利润高到百分之百甚至更高时,就会有人铤而走险,甚至“连上断头台的危险都肯冒”。令人欣慰的是,政府有了强有力的执法部门,我们有了一支甘于奉献的质检队伍。在满洲里,总局领导曾对在极其艰苦的环境条件下从事打假的质检人员动情、动容,向他们三鞠躬。在被联合国评为“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城市”深圳,有一支专门为供港活猪进行质检的队伍。他们每天在气味难闻的车厢里,对每一头活猪进行检验,确保每一头生猪的质量,让香港同胞吃上放心肉。几十年来,没有发生过一次事故。
  全国几十万质检大军在非常艰苦的环境下执法,有时甚至没有人身安全保障,为把好国门、厂门,保护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利益,他们无怨无悔,自豪于“质量警察”。他们很珍爱头上的检徽,检徽图案中的神杖代表着执法的尊严,天平代表着执法的公正。中国质检注定会在中国改革开放、与时俱进的发展历史中写下光彩的一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